基隆市(台湾省基隆市有哪些县)

基隆市,位于台湾岛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基隆就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本文将从基隆市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隆市的历史

1. 历史渊源

基隆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学家研究,基隆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明清时期,基隆地区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清朝政府在此设立海关,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

2. 近代基隆

19世纪末,基隆市在外国殖民统治下逐渐发展壮大。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基隆被日本占领。日本殖民者在基隆市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基隆成为台湾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基隆市回归祖国。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基隆

新中国成立后,基隆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隆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基隆市的发展

1. 经济发展

基隆市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近年来,基隆港已成为台湾北部最大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台湾前列。基隆市还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2. 基础设施建设

基隆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近年来,基隆市加大了对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投入,使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

3. 文化建设

基隆市注重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隆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基隆港、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市立图书馆等。基隆市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基隆灯节、基隆海洋音乐祭等,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基隆市的未来展望

1. 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基隆市地处台湾北部,与大陆地理位置相近。未来,基隆市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基隆市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绿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3. 提升城市品质

基隆市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为市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基隆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基隆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隆市将成为台湾北部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基隆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基隆是中国台湾省的城市。

基隆市,隶属于台湾省。基隆市地处台湾岛东北角,毗邻新北市,临近台北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是台湾省万商云集的重要港口。

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2019年8月)。为台湾北部重要的国际商港,加上境内岛屿、港湾、山陵兼具,繁华的港都则局促于山海之间。

隆市共辖7个区,即中正区、信义区、仁爱区、中山区、安乐区、暖暖区与七堵区,其中七堵区面积最大,占有全市面积42.38%,仁爱区最小。

基隆气候介绍:

基隆,由于冬季受东北季风经过海洋及因背山面海的原因造成潮湿多雨,夏季受西南季风要越过山岭才能到达之因,虽位居台湾之最北端,但相当炎热。

基隆别称“雨港”,主要原因为基隆时常多雨阴湿的气候所造成。进入冬季时,基隆正好处于东北季风从中国大陆北方南下至台湾的迎风面地带,加上多山的地形干扰季风进入内陆,导致基隆在每年12月进入冬季后,便笼罩在阴湿多雨的气候当中,但下的雨多为绵绵细雨。

特别于冬季和春季交际之时,基隆港区及市中心时常发生大雾,严重时甚至使基隆港的港务运作被迫完全停摆,但也有不少人将这种天气赋予“雾锁雨港”的美称。

不过,随着近几年来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进入1990年代后,基隆的年降雨量有开始递减的迹象,其中有几年还出现过严重干旱。

基隆市在哪里基隆市在哪个位置

1、基隆市位于台湾的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5万,为台湾北部重要的国际商港,加上境内岛屿、港湾、山陵兼具,繁华的港都则局促于山海之间,无论功能及型态上皆具香江风情,犹如一个小香港。

2、基隆过去曾被称为鸡笼,那是因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为凯达格兰族,格兰的谐音近似台语之鸡笼,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鸡笼,因而得名。后取基地昌隆之意,而改名为基隆。

3、基隆港的修建奠定了基隆市的繁荣,自日据时期起,基隆港四周一直是政治、商业、人文活动之中心。

基隆市是什么地方

基隆市位于台湾岛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是台湾万商云集的重要港口。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9. 1万人(2001年底)。为台湾北部重要的国际商港,加上境内岛屿、港湾、山陵兼具,繁华的港都则局促于山海之间,无论功能及型态上皆具香江风情,犹如一个“小香港”。辖下仁爱、安乐、信义、七堵、中山、中正、暖暖等七个区。

基隆市是台湾开发较早的工业城市,也是台湾最早的省辖市之一, 曾以煤矿开发与港口运输而闻名。随着桃园国际机场的建成、中山高速公路的开通,台湾经济重心向台北县、市发展,基隆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人口增长呈现停滞状态,工商业发展已不如周边一些新兴市镇。其现代工业主要有造船、化工煤炭、水产加工等。

基隆过去曾被称为“鸡笼”,那是因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为凯达格兰族,格兰的谐音近似闽南语之“鸡笼”,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鸡笼,因而得名。后取“基地昌隆”之意,而改名为基隆。

基隆港的修建奠定了基隆市的繁荣,自日据时期起,基隆港四周一直是政治、商业、人文活动之中心。

基隆因过去的战役而留下不少古炮台,如海门天险、白米瓮炮台、大武仑炮台、狮球岭炮台、杠子寮炮台等,目前多已列为古迹。也因开发甚早而形成历史悠久的人文活动,如中元祭放天灯和庙口小吃都极为脍炙人口,成为基隆文化的代表。在自然景观方面,和平岛、八斗子望幽谷等海岸地质景观,情人湖、泰安瀑布、暖东峡谷等山林景观,也很值得游览。此外,基隆沿岸为曲折的岩岸湾澳,大小渔港密集,大武仑、外木山、八斗子、望海巷等各具特色,而随之兴起的观光渔市和海鲜餐厅,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

    本文地址:http://www.mydack.com/lvyougonglue/88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