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理,这座坐落在云南省西部高原的美丽古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古城的历史沉淀;也可以徜徉在山水之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本文将带您走进大理,探寻这座古城的风韵与自然之美。
二、 大理古城:历史的见证
1. 古城风貌
大理古城,始建于唐宋时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貌。古城内青石板路纵横交错,白族民居鳞次栉比,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得以传承。漫步古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2. 古城文化
大理古城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城,更是白族文化的摇篮。在古城内,您可以欣赏到白族建筑、白族服饰、白族音乐、白族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白族的三道茶、扎染、银器制作等手工艺品更是独具特色。
三、 大理风光:大自然的馈赠
1. 风花雪月
大理风光以“风花雪月”著称。春天,洱海边的油菜花金黄一片,美不胜收;夏天,苍山的雪景如诗如画;秋天,古城的银杏树叶金黄灿烂;冬天,洱海边的海鸟翩翩起舞。四季更迭,美景各异,让人流连忘返。
2. 洱海风光
洱海是大理的“明珠”,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泛舟洱海,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山景、岛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苍山风光
苍山是大理的“脊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苍山海拔4000多米,有18座山峰,其中最高峰为马龙峰,海拔4122米。苍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是白族人民的发祥地。登顶苍山,您可以俯瞰大理全景,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四、 民族风情:多元文化的交融
大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白族、彝族、傈僳族等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1. 白族风情
白族是大理的主要民族,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闻名。白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古城内,您可以欣赏到白族的三道茶、白族舞蹈等民俗表演。
2. 彝族风情
彝族是大理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以火文化著称。在古城周边,您可以体验到彝族火把节、彝族刺绣等民俗活动。
五、
大理,这座充满魅力的古城,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漫步大理,您将收获一份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体验多元文化的交融。大理,等待您的探索与发现。
大理必去4个景点
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上关花、下关月、苍山雪、洱海月,美丽动人的景色吸引无数人来此。我和老公非常喜欢去大理旅游,在大理感受到浪漫气息。
我推荐您去的大理必去的四个景点:洱海、大理古城、苍山、喜洲。
大理必去四个景点:
1、洱海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观赏苍山洱海景色的好处所。
交通:火车站乘坐8路,至大理东门站下车。从大理古城去洱海步行即可到达,也可乘2路公交车至才村码头,还可以乘坐出租车。
门票:10元
特色:大理“风花雪月”之一“洱海月”之所在,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素以“高原明珠”著称。
旅游贴士:在古城里租单车或摩托车,根据体力绕洱海骑行,风景美不胜收。
2、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城外有条护城河,四周有城墙,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
游览时间:半天
交通:骑车回古城,古城漫步。
门票:免费
特色: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
主要看点:大理洋人街、文献楼、玉洱园等。
3、苍山
苍山,又名点苍山,共有19座山峰,每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
游览时间:5小时左右
交通:
1.乘坐4路车,至观音塘,转面包车。
2.直接打车。
3.在酒店老板家买苍山票,可以接送。
门票:30元
特色: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
旅游贴士:附近有天龙八部的影视城,可以去看一下。
4、喜洲
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214国道、大丽公路(大理-丽江)、新环海西路(环洱海)从喜洲镇西面、中部、东部南北贯通。
游览时间:2-3小时
交通:
1.古城或下关乘坐开往喜洲的中巴,沿滇藏公路招手即停。
2.古城南门外做小巴车去到喜洲古镇。
3.包车去喜洲,再到双廊,跟师傅讲好价格,几人拼车。
门票:免费
特色:喜洲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远远望去,像一座古朴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
主要看点:白墙彩壁、雕镂画栋、杨家院、严家院、侯家院等。
旅游tips:
大理三月好风光,所以在春季无论是前往大理古城,还是登苍山、游洱海,都再适合不过了。来大理不管什么季节,都可能遇到一天之内有很大温差变化,特别在雨季较多的夏秋两季,最好夏装、防风、防冷的服装都带上点。
大理古城必去四个景点
大理古城必去的4个景点:大理洱海、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西双版纳。
1、大理洱海
洱海很大,从双廊镇到挖色镇是洱海最美的景色,在这里,你可以悠哉的骑着单车,走走停停,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吹着和煦的海风,很舒服也很惬意。
2、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3、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隔江西与中甸雪山、东与绵绵山相并列,北自三江口,向南延伸到北纬27°,如扇面向古城展开。
4、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别名勐巴拉娜西,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
大理古城的文物遗存
1、文献楼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2、五华楼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3、南城楼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的主要景点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名邦”匾两侧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写的长联:“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攮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这幅时联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大理古国风情。楼上楹联还有佚名氏的“百二山河双鹤拓;千秋文献一楼存”。 另有“文献楼”、“南诏故都”等匾额。楼的东墙上还镶嵌着一块刻有“张叔盛览故里”六字的石碑,传说汉代大理人张叔盛览负笈外出求学,是大理最早的汉文化传播者。这些碑刻楹联都是张扬大理人杰地灵的,使外来者未进城即感受到大理文化之风,建楼者颇具匠心。
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砖石结构门洞上面,雄伟壮丽。
文献楼历史上几毁几修,文献楼重建工作于1998年11月28日开工,1999年4月29日竣工。重建后的文献楼东西宽60米、南北长30米,主楼高24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古南诏的“天下第一楼”——五华楼
五华楼位于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 南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几经战争兼并,统一了六诏,建立起中国西南民族史上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国历时253年,与唐代相始终。
南诏国最先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的整个布局井然有序、庄重威严,很有王权的气概。其内部结构分五大部分,即宫、廷,高级官僚住宅区、南北通衢和客馆,南诏王丰佑在位时修建起五华楼,成为羊苴咩城的第六部分 。
丰佑为南诏国第十代君主。在位期间,南诏国强盛一时,还屡次派兵侵入唐朝领土,有一次竟远征并攻下四川成都。
丰佑统治南诏时期,崇佛之风特别兴盛,佛寺遍布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干,大寺八百,著名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等,都与丰佑有着密切关系。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诏王丰佑在羊苴咩城内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五华楼。周长2.5公里,高30多米,可以居住一万多人,下面还可以竖起五丈高的旗杆。
羊苴咩城作为南诏国中晚期的都城达123年之后,以后郑氏的“太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以及段氏的“大理国”,都以羊苴咩城为国都。五华楼作为国宾馆的历史也达数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诏时期的南诏王以及后来大理国的大理王都会在五华楼会见西南夷各个小国君长,和其他一些重要宾客,赐以酒席佳肴,奏以南诏、大理时期的音乐。 公元1235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国。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十月过大渡河,抵金沙江,用皮筏渡江,到达今天的云南丽江,既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采纳姚枢等人的建议,改变了过去蒙古军的屠城恶习,下了止杀之令,并派使者到羊苴咩城劝降。
大理相国高太祥主张坚决抵抗,杀了使者。忽必烈于12月进军龙首关,直逼羊苴咩城,大理王段兴智、高太祥背城出战,惨遭大败。1235年12月12日,羊苴咩城被攻破,高太祥被杀,段兴智出逃,次年春,在宜良被俘虏,大理国灭亡。
元世祖忽必烈攻下羊苴咩城后,把大军驻扎在五华楼。元至元三年即公元1266年,忽必烈赐重金重修五华楼。
从南诏到元朝灭亡,大理发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发火灾,五华楼三次被火烧毁,又三次得到重建,由于苍山巨大的树木已越来越难以找到,五华楼也越建越小,在新建或重建五华楼工程中,剑川木雕是必不可少的。剑川素有白族木雕之乡美称,木雕艺术蜚声海内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剑川白族木匠就承担了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
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又被烧毁,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时,将城中的钟鼓楼改称五华楼,但其规模格局已远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
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资重修五华楼,文化大革命时期,五华楼被拆除,里面发现七十多块元碑,1998年,大理州政府拨款重建五华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