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这座位于海南岛南端的热带海滨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无数游客。其中,大小洞天景区更是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游客们必游之地。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大小洞天,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一、大小洞天的自然景观
1. 大小洞天景区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峰起伏,沟壑纵横,奇石林立,植被繁茂,是一处典型的热带喀斯特地貌。
2. 景区内最著名的景观便是大小洞天。大洞天位于景区南部,洞口宽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犹如仙境。小洞天位于景区北部,洞口较小,洞内钟乳石造型奇特,宛如人间仙境。
3. 除了大小洞天,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自然景观,如仙人洞、观音洞、莲花洞等。这些洞穴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二、大小洞天的人文历史
1. 大小洞天景区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道教圣地。据《崖州志》记载,大小洞天曾是唐代著名道士葛洪修炼的地方。
2. 景区内有多处历史遗迹,如葛洪洞、葛洪泉、葛洪书院等。这些遗迹见证了大小洞天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3. 大小洞天还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唐代诗人李白曾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绝唱。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曾在此留下“海天一色,水天相接”的佳句。
三、大小洞天的旅游价值
1. 大小洞天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历史的厚重。
2. 景区内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是家庭游、情侣游、亲子游的理想选择。
3. 大小洞天景区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书画展览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大小洞天景区是大自然与人文历史完美交融的典范。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历史的厚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小洞天将成为更多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攻略+景点介绍
三亚的大小洞天位于景点的西线的最西边的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和南山文化旅游区里的很近,大家在这里游玩完毕之后可以还可以去隔壁玩。大小洞天名称的由来也是有寓意的,其次大小洞天的景点并不是很多,但是值得一看。
别名:鳌山大小洞天、山海奇观景区
位置:三亚市区西40KM
景区等级:AAAAA
适合游玩时间:11月至次年5月为黄金时间
开放时间:7:30-18.30
建议游玩时间:3小时
票价:门市价135元,网络票价98元
景点:小洞天、鉴真群雕、龙王别院、试剑峰、不老松、三亚自然博物馆等
推荐出行方式:自驾游,公交21、25路直达
图片里的巨石,即是小洞天。而整个南山,则被称为大洞天,于是整个景区被称为大小洞天。一大一小,大小并序,本身蕴藏道教的空间道理。
”小洞天“为毛奎所提,其中毛奎的《大小洞天并序》有记载,“凿破蓬丘岛,潜通小洞天”,指凿穿蓬莱岛,就能幽通到小洞天。显示出古人游览时的丰富想象与趣味。文内也有关于当时游览南山大小洞天的记载。
说到南海的道教文化,又不得不提到—白玉蟾,在书法与道法有极高造诣,在无数名人对《道德经》所做批注中,唯其所作脱颖而出,被选入四库全书,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相传其也于此处读书修行。
鉴真群雕
唐天宝年间,高僧鉴真为了弘扬佛法第五次东渡扶桑,在海上遭遇飓风,漂流至三亚大小洞天。鉴真在三亚滞留期间,修建大云寺,在当地传播中原文化和农耕技术,深得当地黎族、苗族等各民族百姓的爱戴。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公元753年,他又一次踏上了充满艰辛的旅程。最终完成东渡伟业。
南山不老松
整个大小洞天景区分布三万余株不老松
,而不老松其实并非松树,树皮划破分泌出红色液体,是为龙血树,又因其树干中空,不可用做木材,甚至不可燃烧,古时称为不才之木,但是寿命却能长达万年之长,这也印证了道教哲学里提到的”木以无才而终其天年,人以无为而成就有为“。
而寿字碑则为清代郡守所赠予慈喜之寿碑,与整个不老松的景观相映衬,成就”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福地。
三亚自然博物馆
三亚自然博物馆位于大小洞天景区内,存有诸多远古化石。
其中包括镇馆之宝的三亚翼龙,由于其为国际上发现翼龙之外的新品种,属于孤品,同时也是目前为止发现最完整的翼龙化石,也是当之为愧的国宝。
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石果,最大眼睛的恐龙—鱼龙等等。
大小洞天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景点,这里非常适合老人来游玩,因为其中不老松有长寿的寓意,带长辈来也是以一片心意的表达,希望以上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三亚大小洞天景区介绍及图片
最近很多小伙伴想到这个三亚的大小洞天去玩,那么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呢?话说景区的相关介绍是怎么样的呢?还有相关的图片,下面本文详细了解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1、景区简介
三亚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的南山山麓,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是中国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自古因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亚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众多名人胜迹。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曾于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话;宋末元初我国棉纺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在这一带采棉纺织,并从这里登船离岸,把崖州的植棉技术和棉纺技术传播海内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修炼和传法布道,使大小洞天从此与道家有了渊源。
三亚大小洞天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天工造化的山海形胜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已形成了六个游览区域:彰显古代道迹仙踪的“洞天福地”区域,发掘长寿文化的“福寿南山”区域,宣传中华龙文化的“南海龙王”区域,揭示古崖州文化渊流的“摩崖题咏”区域,以滨海自然风貌为主题的“山海奇观”区域,展现1.4亿年前生命世界的“三亚自然博物馆”,共有50多个游览景点。三亚大小洞天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是一个以古崖洲文化为脉络,汇聚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与龙文化,融滨海风光、科普教育、民俗风情、滨海休闲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风景区。
2、景区特色
洞天福地养生长寿游
大小洞天位于南山山麓,景区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国首位。南山也是长寿之山,更为奇妙的是,大小洞天分布有三万株“不老松”,与这块宝地共同抒写了“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千古福愿。大小洞天以道家文化为主要特色,内部景观处处都闪烁着道家养生思想。景区餐厅结合中医传统药膳与海南热带水果,主营道家养生宴。
洞天福地科普教育游
大小洞天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是海南著名的名胜古迹保护区。这里生态资源丰富,具有保存完好的热带海岸常绿季雨林生态群落、三万株“不老松”,这里的海岸礁石更是构成了风貌各异的99景。大小洞天内有中国最南端的自然博物馆,博物馆真实展现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龙化石为主。
洞天福地登高休闲游
传说两千年前,汉代伏波将军登上南山,挥剑劈开试剑峰的巨石,形成“试剑峰”景点,洞天登高的习俗由此开始。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毛奎于开发大小洞天后,景区更是成为人们登高抒怀的胜地,尤其是每年的重阳节,历代官民人等经常登临,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文。
洞天福地道迹仙踪游
大小洞天自宋代就以神仙洞府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求道之人,是海南道教的发祥地。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周康阝寻访道家文化发现大小洞天。公元1247年,崖州郡守毛奎开发大小洞天,使之成为道家风景胜地,毛奎御任后在大小洞天羽化升天,自此,南山大小洞天成为海南道教的发祥地。相传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也曾隐居于此修炼身心,传法布道。
洞天福地鉴真寻踪游
公元748年,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遇飓风,漂流到大小洞天登岸,在此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为纪念这一段千古史话,大小洞天景区内立有鉴真登岸群雕,展现唐代著名高僧鉴真及弟子东渡日本历尽艰辛,不畏失败,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同时,景区内还有鉴真沐海、鉴真试海等景点。
洞天福地金榜题名游
大小洞天所处的南山,古称鳌山,远观如巨鳌浮在海面。鳌山之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摩崖石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魁星是读书人的保护神,状元在金榜题名时,必立于鳌壁前奉旨迎榜,因此,人们将考中状元者称为“独占鳌头”。石壁前供奉有“中华第一神鳌”,供人们前来烧香许愿,所烧之香称为鳌头香,祝愿学子们学有所成。
洞天福地龙王民俗游
大小洞天内鳌山腹地,正对南海处建有南海龙王别院,院内供奉1.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龙王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给祖国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吉祥。旅游区于每年的龙历二月初二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龙抬头节,以道家习俗祭祀龙王,祭祀南海。
洞天福地风光摄影游
大小洞天自古因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著称于世,享有“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的美誉。这里云深林翠,岩奇洞幽,神工鬼斧,尚形状物的大小磊群,遍布海岸,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优美的长卷图画。自宋代开始,大小洞天就以崖州八景闻名海南,这些都是摄影镜头下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于此采风。每年大小洞天都会举办各种摄影大赛。
3、景区美图
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游览路线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游览路线,其实路线很多,这个要看大家体力了,老人小孩和成年人的路线区别都非常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条比较经典的成年人路线,大家可以具体的看看,去玩的时候不迷路。
1、常规路线
不上山路线2-3个小时:
大门(太极广场)→椰林吧→自然博物馆→鉴真雕像→海龟雕像→南海龙王庙→小洞天→海边礁石雕像→老子往海→小月湾→返回小洞天→寿字碑→南山不老松→小洞天。
上山路线4-5个小时:
大门(太极广场)→椰林吧→自然博物馆→鉴真雕像→海龟雕像→南海龙王庙→小洞天→海边礁石雕像→老子往海→小月湾→返回小洞天→寿字碑→南山不老松→试剑锋→观鳌亭→金顶。
2、景区导图
3、路线详情
这是景区的大门太极广场,看到这个太极,还有图片上的乾坤八卦和那个大大的”道”字,就大约可以看出,整个景区突出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在景区可以看到很多和道家有关的文化内容。大小洞天和海上观音同在南山,一个佛教文化,一个道家文化,正好互相呼应。
AAAAA景区的标志,旁边还可以看到道家的文化
进了大门后就是这样一个斜坡一直到海边
路旁有很多图片展览,都是一些名人参观,或景区举办的一些重要活动。看这个看图片的是谁?你认出来了吗?他还是小洞天蓝丝带活动的形象代言人。
下坡后首先看到海面上的领海基点线标志
到了海边后左拐,有一条林荫小路通向小洞天,一路上全是美丽的椰树,风光非常的秀丽,可谓椰风海韵尽在其中,得名椰林路,这里有个休闲中心得名椰林吧。这条路大约步行15分钟就到景区的核心小洞天。
椰林路上第一个景点就是三亚自然博物馆,里面主要是恐龙化石标本展览。
里面就是这样的一些恐龙的化石标本
过了博物馆再往前走就是九九归一的一群海龟的时刻,这是当年为了纪念澳门回归而雕刻的,同时大小洞天也是体现长寿文化的地方,龟也是长寿的象征。
海龟雕像的对面就是鉴真和尚和他的日本弟子的雕像,这是为了纪念鉴真当年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飘流到海南登陆,并在海南传经讲学这一历史。
很喜欢这块岩石上散文所反映出的意境:
椰林路的最后一个景点就是南海龙王别院,里面自然就供奉着南海龙王,期盼给人民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过了龙王别院就要进入大小洞天的核心景区,也是龙血树自然保护区
首先看到的就是小洞天这个山洞,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若单纯的论山洞,小洞天无法和国内的一些山洞相比,但这个山洞它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体现了滴水可以穿石的神奇力量。紧挨着小洞天的一组我们期即将看到的海里的礁石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大小洞天就是一块大岩石,山洞就是底部经过海水千万年的涨潮退潮冲刷而形成的。洞顶的小洞天三个字是宋朝崖州知州毛奎题写,距今已有八百多年了。
小洞天前行第一块礁石,大家看看像什么?一个和尚躺在海面上在日光浴呢,这块名为“鉴真沐海”
再看这块,孔雀开屏,后面的三角梅就是孔雀的屏。经过本人求证,这个孔雀是个母的,因为走近看,在下面被仙人掌挡住的地方还有就跟孔雀下的单呢。、
仙桃石,传说王母娘娘蟠桃会上掉到人间的
再看这张,能看出来吗?一个和尚趴在海面上呢。名曰:鉴真试海,大约意思是,鉴真和尚在考虑,我什么时候才能东渡日本成功呢?
小月湾的标志—老子望海,其实谁又曾真正的见过老子呢?
小月湾:
小月湾这里还有一个酒店,都是木屋,毫无疑问这里也是度假的好地方。
小月湾是景区的最尽头,再走就是南山寺了,早几年这里是个逃票的好地方,不过现在难了。该往回走了,往回一直走到快到小洞天时,注意看标志,还有2个重要的地方要看,那就是寿比南山不老松啊。
看这个左边是个“寿”字碑据说乃慈禧太后题写,这个碑如何到大小洞天的?还是你亲自来找答案吧。右边是“南山”二字,是为赵朴初题写。
南山不老松,学名“小花龙血树”,因为长在南山,寿命其长,最高可达1万年,故被人称为南山不老松。南山拍一张龙血树吧,祝愿大家都“寿比南山”。
龙血树还是和恐龙同一个时代的呢,这棵树据说已经有六千多年了
看完这些后,就是山上路线了。
上山路线:
重归大路,看了看门票背面的景点地图,发现还有许多山上的景点没有看,下一站,上山。从一处叫做“仁者寿”的地方上山,两边树木夹径而生,紧密地簇拥着石阶小路,走在其中如同在一个绿色隧道里穿行。一颗大树就是一顶绿色的大伞,为游人们遮挡住外面热辣的阳光。一颗大树又是一个绿色的氧吧,负氧离子为游客充电加油。刚才一路走来的一身臭汗,一下子没了许多。山路上游人寥寥,林荫下更显幽静清寂,刚才还闷热烦躁的心也沉淀下来。按图索骥,仙翁寿石、南山不老松、海山奇观、试剑锋等等,我们都一一拜访。游完试剑锋,眼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右的路,一条是向上的路。向上的路牌上写着通往金顶,距离是400米。几个人一商量,除了一直喊累的格子外,都同意去金顶看看。于是,我们就向上攀爬而去。
当时决定爬金顶是因为看到路牌上标注的距离是400米。400米,区区400米,对于豪情万丈的我们自然是深深地不以为然。一路走下来,才知道这400米绝对是我们有生以来走过的最漫长的400米!!拾阶而行一路向上,刚开始我们还会欣赏一下路边的植物,看看风景。可没走多远我们就气喘吁吁的了,也没有了闲谈风景的力气了。 偶尔能见到几个从山上下来的游客,我们总是迎上去问还有多远,得到的答复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这样的话,第二个问题就很重要了,那就是金顶上好玩吗?言下之意就是,要是不好玩,我们也就不费劲巴拉的登上去了。那人却一脸高深莫测的说,你们上去就知道了,我觉得挺好的。这话搞得我们一头雾水,既然都走了这么半天了,还是向上登吧。
一路艰难的攀登,最关心的就是还有多少路要走。可是除了试剑锋那块路牌外,就再也没见一个路牌。而且,这一路上游人很少,根本问不到确切的路程。正当我们两腿发软、信心低落的时候,前方的路边出现了一个路牌和一个长条椅子。祥仔说是不是要到了,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走到那一看,我们的心又跌入了谷底。牌子上面写着,距金顶还有200米!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啊。我们都跌坐在长条椅子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盘算的还有没有力气登顶了。high哥打起了退堂鼓,祥仔也沉坐在那里不想动,伟子拖着一步也不想动的格子落在了大后面,我也是面红耳赤、汗流浃背地,呼吸都困难了。最后,还是我第一个一跃而起,继续登顶的路,甩给他们一句,不管你们走不走了,反正我是要登上金顶的。
话虽然是说去了,但真的走起来绝对是没有那么轻松啊。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的不听使唤。心脏狂跳不已,大力地呼吸着,昏头涨脑地意识不清。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会死在这里,体力达到了极限,我不可能登顶了,真的,真的不行了!最后,只能是下意识地迈动脚步,当金顶真的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已经累得没了感觉。
金顶是一块巨大的石头,绕过石头是一个木板搭建的平台。当我站到平台上的时候,我知道我到了,我终于站到了金顶之上了!一路上问来问去的那个问题—-金顶上好玩吗?这一刻有明确的答案。好,很好!我也明白了那个路人那种高深莫测的因由了。那是一种得道登仙之人完成了一个大功业后,万事万物了然于胸的旷达沉静,此时此地我也完成了一次登仙,一个大功业!人们登上一座山,总喜欢说征服。其实,不是我们征服了山峰,而是我们战胜了自我,完成了一次超越,不是吗?!
站在金顶之上放眼四望,那绝对是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受。只见岸边那些巨石变成了小小的石块,游览大道也只不过是镶嵌在山脚下的白边。再看来时路,已经隐没在茂密的山体之中了。我也曾在伊春朗乡登顶过一个不知名的山,那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那么,这里呢?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眼下这片海了。彼时彼地目光所及都是翠色山峦。此时此地吸引眼球的绝对是蓝色海洋了。这海深邃无边,向远方铺陈开去,最后与蓝天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诠释出海天一色的真谛。这海任你望眼欲穿,穷极心思也想不到那尽头的模样。这样想来,心也宽广了几分。真是登高望远,风景这边独好啊。
有了上山的艰辛和登顶后的惊喜,下山的路走起来轻松了许多,只是小腿很疼,正像伟子说的那样,上山和下山用的不是一组肌肉群。路上不时碰到一些登山的游人,他们也像上山时的我们一样,向我们问起山顶的情况。我们也是煞有介事的说:挺好的,我认为挺好的。就连格子也像个过来人的姿态,给这些人讲起了见闻。呵呵,看来金顶上走一遭,人人都是心满意足,一副得道成仙的样子了。
下山的路上,我们又看了几处景点,但总有一种心不在焉,应该是金顶归来不看山了吧。始建于宋代的岩瞻亭、慈禧御笔的著名的寿字碑等等也是草草略过了。先下山的祥仔他们坐在服务台喝着冰镇饮料等着我们,一路上滴水未沾干渴不已的我们,一人要了一瓶饮料一口干掉,真是爽快啊。high哥有些中暑了,我们便一刻不停地踏上了归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