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石头图片(天涯海角石头图片唯美)

天涯海角,我国最南端的旅游胜地,这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形态各异、历经沧桑的石头。这些石头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天涯海角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无数游客的灵魂沉思。

一、石头的历史渊源

天涯海角,原名为“天涯村”,因地处祖国最南端而得名。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许多航海家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石头,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二、石头的形态之美

天涯海角的石头,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有的像雄狮怒吼,有的像仙女下凡,有的像海龟探海,有的像仙桃落地。这些石头,是大自然用亿万年时光雕琢而成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三、石头的精神内涵

这些石头,不仅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象征。它们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正如古人所言:“石破天惊逗秋雨,海阔天空任鸟飞。”石头,正是这种精神的化身。

四、石头与人类文明的交融

天涯海角的石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人们在欣赏石头的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这些石头,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追求美好的生活。

五、石头的保护与传承

面对如此珍贵的石头资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与传承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对破坏石头行为的惩处力度;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石头价值的认识;要充分发挥石头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涯海角的石头,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呵护这些石头,让它们继续传递着石韵,闪耀着光芒。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明. 天涯海角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旅游学刊,2010(3):35-37.

[2] 王丽娜. 天涯海角石头景观的文化内涵研究[J]. 人文地理,2015(4):56-60.

天涯海角的石头的来历

1、在我国省海南省的三亚市三亚镇附近的海滩上。

2、有一立石,上面镌刻着“天涯”二字。在它的右侧,又有卧石,上刻有“海角”二字。在这两块大石左侧的高大石栏上,刻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这两块巨石上的字是清代末叶镌刻的。

3、清雍正年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湾的一块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

4、这个地方被称为“天涯海角”,并不是古代真的以为它就是“天之涯、海之角”,而是因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海南岛是被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充军到这里的人要历尽跋涉之苦,到达这里,九死一生。

5、天涯海角的石头的来历:财富石:耸立在海天之间,顶天立地,充满财富和阳刚之气。其石景被印在第四套人民币二元面值纸币的背面。相传“财富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灵气。曾有一香港富商败落后浪迹天涯,与“财富”石亲密接触后,回到香港重振了事业。因此,“财富石”被当地老百姓和游客们视为财富之石。

6、幸运石:1938年11月,指挥海南岛抗战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在天涯海角的这块临崖绝壁上题写了“海角”二字,意欲与日本侵略者背水一战、绝处逢生。经过艰苦的七年抗战,王毅作为海南岛的受降将军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所以,“海角”石又称“幸运”石。

天涯海角的石头是怎么形成的

天涯海角的石头是自然风化形成的,在清雍正年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湾的一块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侧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至此,天涯海角就此得名。

天涯海角的最佳旅游时间

三亚阳光充足,长夏无冬,素有天然大温室、绿色聚宝盆之称。这里气候温和,属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5.5度,年平均海水温度25.1度,冬季海水最低温度22度,适宜四季潜水和开展各类海上运动。

三亚人浮雕

“三亚人”浮雕表现的是一万一千多年前,“三亚人”渔猎、采集、农桑、宗教的原始生活场景。1992和1993年,考古专家们在三亚落笔洞经过两次挖掘,发现了人类活动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中国科学院将这些三亚地区最早的先民命名为“三亚人”。为纪念“三亚人”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艺术家以“三亚人”为题,创作了这块浮雕。

天涯海角石头怎么来的

天涯海角石头怎么来的

天涯海角”一词其实是源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世界观。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必定有涯;地是方的,必然有角。而苍茫大地又被浩瀚的大海所拥,所以地的角同样就是海之角。古人将“天涯海角”或“天涯地角” 视为天的尽头、海的边缘(即陆地的边缘),因而常用来形容遥远至极、偏僻至极的地方。

天涯海角游览区靠山面海,区域内最高峰为下巧岭(海拔41.7米),此外还有平安岭(海拔240.5米)、簸箕岭(海拔96.6米)等一系列山丘,地势东北部稍低,起伏较缓,大兵河经此自北向南在景区东北部肖旗港汇入南海。

天涯海角游览区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长夏无冬;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受热带气流和热带热带季风的影响。

天涯海角”这个地方的形成,来源于远古时期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剧烈碰撞,以及第四纪的海浪与海风的侵蚀. 这个成语,用来指极远的地方,也形成彼此相隔极远。语出南朝陈时的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毫书》:“天涯茫茫,地角悠悠,言而无由,但以情企。”北宋晏殊《踏莎行》有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天涯海角实有其地,在我国南端的海南岛上。据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触犯当朝改革派的利益,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岛任职。那段日子,他心中忧闷,常到海边散步。一日,正在散步时,突遇狂风暴雨,他连忙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只见海面波涛连天,汹涌澎湃,不一会儿,风停雨消,天气转晴,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格外好看。诗人受到感染,诗兴大发,随手在这块大石上题了“天涯”“海阔天空”六个大字。后来,一位石匠发现了苏东坡写的字,就把它刻下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做“天涯”,这块大石头又被称为“天涯石”。还因为这里原来叫角岭,又紧靠着海边,人们又把“天涯”和“角岭”结合在一起,起了个新名“天涯海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

    本文地址:https://www.mydack.com:443/lvyouzixun/1026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