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木塔,又称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位于我国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被誉为“天下第一木塔”,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木塔的历史渊源
应县木塔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代。当时,佛宫寺内原有两座木塔,分别为北塔和南塔。辽代时期,为了供奉释迦牟尼佛,对北塔进行了重建,形成了今天的应县木塔。在重建过程中,工匠们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建筑技艺,使得这座木塔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二、木塔的建筑特点
1. 结构独特:应县木塔采用全木结构,共有五层八角,每层均有斗拱和飞檐。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榫卯结构相互连接,堪称古代建筑技艺的瑰宝。
2. 造型优美:木塔外观古朴典雅,塔身线条流畅,飞檐翘角,极具艺术美感。塔顶宝葫芦造型独特,寓意吉祥如意。
3. 历史悠久:应县木塔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见证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辉煌。
三、木塔的文化价值
1. 宗教文化:应县木塔作为佛教圣地,承载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在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众多佛像,是佛教信徒朝拜的重要场所。
2. 文学艺术:应县木塔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均有提及,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佛宫寺木塔》、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木塔记》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木塔的魅力。
3. 民间传说:关于应县木塔的民间传说众多,如“塔顶宝葫芦能降雨”、“塔身藏有神秘宝物”等,为这座千年古建增添了神秘色彩。
四、木塔的科学价值
1. 建筑技术:应县木塔采用全木结构,榫卯结合,无需铁钉固定,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 气候适应:木塔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抵御地震、风雪等自然灾害,体现了古代建筑科学的智慧。
3. 环境保护:应县木塔位于佛宫寺内,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体现了古代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
山西应县木塔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新时代,我们应更加珍视这座千年古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加强对木塔的保护和修复,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描写山西应县木塔美的词语
1.山西的应县木塔导游词400字左右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应县木塔导游词60字
大家好 ! 我是大家本次的导游员。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 参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 建筑——一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俗称天柱,原名为佛宫寺 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
相传呢,它是辽代兴宗皇帝 为他心爱的儿子观赏美景而修建的,也有的说是兴宗皇帝为 让他的王公大臣观战而修建的。 应县木塔经历多少个严寒酷暑,多少次狂风暴雨,多少 回闪电雷鸣, 但木塔却安然无恙。
据县志记载, 辽、金以来, 曾先后历经七次大地震,其中最厉害的是元代顺帝时的大地 震,地震连续七天,木塔仍巍然不动,所以足见塔身构件安 装的合理,制作的精细,质地的坚固。 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建筑的奇迹, 它的珍贵价值可以概括 为最古、最高、最多、最巧、最固这几个词。
3.介绍应县木塔70字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
应县木塔景观(9张)
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全景)
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编辑本段设计成就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 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局部)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结构实际上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世界三大奇塔
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编辑本段文化积淀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
4.小学生日记应县木塔写它的雄伟壮观90字
一进入山西境内,你所能感受到的是那淳朴的民风,所能看到的则是遍地牛羊的场景,还有所能用心聆听的则是一曲小白杨之赞歌。
山西省应县是一座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在这里,有条街叫辽代街,相传示建于辽代,街中心高高树立着一座被称为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古木塔,塔内供奉着两颗出自于高僧的舍利子。我跟随爸爸妈妈在这里逗留了很久,如果说在设备先进的今天,建造这么高的塔是小事一件,那在距今九百多年前的古代,先人们又是如何完成那么大的工程的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广场中央还树着一座观音像,妈妈好像对她是情有独钟,不停的在那拍照。
辽代街可以形容为古色古香,街道两旁虽然也有很多店铺,可他的装饰却完全是建立在古老的基础之上的,清一 色的木雕大门,清一色的雕花屋顶,在这里,商业气氛并不浓,这里倒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早就听闻山西的特色小吃就是一碗碗懂得粉皮,老妈给我买了一碗,真好吃。逛了一天,也看了一天,享受了一天,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先人们的聪明及毅力,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在若干年后的我们才欣赏到了如画的风景。
5.应县的木塔有什么美景
你要说应县木塔有什么好玩的,我在那儿住了20来年,觉得,也没什么,呵呵,就是很高啊63米,然后都是木结构的,当时是一颗钉子都没有用哦,全部都是用木头卯起来的,不过现在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有些歪了,而且一共六层,也只开放两层吧,不过站在上边看下边,的确挺爽的,我是在木塔边玩大的.木塔院子里以前是个小学,我妈妈就是在那儿上的学啦,一进木塔里有很高的一个佛,特别高哦,关于木塔有很多的传说,说里边有避尘珠,避火珠,避水珠,避震珠。
所以会到那么多的天灾人祸也没有毁坏,当年日本人放火烧的时候,都安然无恙呢.传说很多啦,也很好玩.要说应县只是个小县城,去年的时候又新盖了很多仿古的楼,现在全新的,挺漂亮,我没事的时候就爱骑自行车在街上逛,看着一点点变化心里也挺高兴的啦,可惜你要是去应县玩的话,也没有好玩的,我玩过好多地方,可是都是村子里的吖,风景挺美的,你要是想去的话,介绍你去啊,有小石口啊,跑马墚啊,还有。呵呵,好看的地方不少啦,小石口是给我印象挺深的一个地方啦,跑马墚的草有一米那么高。
呵呵,这是我去的时候啦,不知道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呢.好啦,不说啦,就是跟你介绍一下我熟悉的东西,呵呵,欢迎来玩哦~~。
6.应县木塔导游词60字
大家好!我是大家本次的导游员。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一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俗称天柱,原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
相传呢,它是辽代兴宗皇帝为他心爱的儿子观赏美景而修建的,也有的说是兴宗皇帝为让他的王公大臣观战而修建的。应县木塔经历多少个严寒酷暑,多少次狂风暴雨,多少回闪电雷鸣,但木塔却安然无恙。
据县志记载,辽、金以来,曾先后历经七次大地震,其中最厉害的是元代顺帝时的大地震,地震连续七天,木塔仍巍然不动,所以足见塔身构件安装的合理,制作的精细,质地的坚固。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建筑的奇迹,它的珍贵价值可以概括为最古、最高、最多、最巧、最固这几个词。
7.山西应县木塔的历史、周围环境、特色、故事
历史:
它建于公元1056年,并且在2016年的时候获得了世界吉尼斯记录——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周围环境: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山西应县木塔的特色: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的鞑靼小王子。
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
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山西应县木塔的故事:
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的故事。“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就因为这一句谚语,梁思成就跑遍了整个北平的图书馆。但是没有找到一张图片。
他也不认识这儿的朋友,所以他做了个决定,写了一封地址不明确信投石问路。他把这封信寄到了“应县最高等的照相馆”,他想要有人帮他拍下木塔,并把照片寄给他。梁思成收到了照片以后十分的激动,便一个人跑来了应县去研究这个木塔了,从此应县木塔就走上了被保护的道路。
扩展资料:
山西应县木塔的传说:
折叠水火不侵
应县民间流传中,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
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有了避火珠,木塔从没遭过雷击,即使在战争年代,炮弹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会在瞬间熄灭。
折叠灵芝草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传说慧能大师应梦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
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在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所。
2021应县木塔门票优惠政策-预约及限流措施
山西大同市的应县木塔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只是在图片上面看见过,没有去目睹它的真容。应县木塔还是非常值得去看一下的。以下就是应县木塔门票优惠政策以及这个预约和限流措施。
门票优惠政策
(1)免票标准:现役军人(军官证+保障卡)、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60周岁以上老年人必须持身份证、新闻出版总署记
者证,符合以上标准的游客必须持有效证件直接进入景区。
(2)优惠标准: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优惠政策。
预约购票和限流措施
(一)应县木塔景区坚持防控为先,实行“无预约不旅游”,所有入塔参观游客须关注“应县木塔景区晋游码官方服务平台”或拨打景区电话预约,进行实名制登记,预约成功后,到景区售票处购买门票,并持本人预约或购票时录入的真实有效身份证明、本人健康码(如老年人、小孩等不便操作者,请提前准备好纸质版健康码)或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健康证明在景区入口处消毒、测温,由工作人员检票后进入景区。
(二)游客可通过携程、美团、驴妈妈、去哪儿、要出发、同程网或到木塔景区售票处购买门票游览景区。讲解服务需到木塔景区售票处购买。
(三)木塔景区继续执行原各项优惠政策,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需携带本人真实有效证件游览景区。
(四)根据防控要求,应县木塔景区最大接待量为景区最大承载量的50%。暂定日接待量不超过5000人,团队游客每批不超过30人,超过上限停止接待。
(五)为确保防控措施有效,应县木塔景区实行分时段预约购票措施。预约购票当日有效。
应县木塔门票优惠政策-保留及现行限制措施
大家对山西大同应县木塔一定很熟悉,但是只在图片上见过,没有亲眼目睹过它的真实面貌。应县木塔还是值得一去的。下面是应县木塔的入园优惠政策以及预订和目前的限制措施。
门票优惠政策
(1)免票标准:现役军人(军官证保障卡)、残疾人、6周岁以下儿童(含6周岁)、身高1.2米以下儿童(含1.2米)、60周岁以上老年人须持身份证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记录员证。符合上述标准的游客必须持有效证件直接进入景区。
(2)优惠标准: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生享受半票优惠政策。
预约购票和限流措施
(1)应县穆塔景区要把防控放在第一位,实行“不预约不旅游”。所有参观宝塔的游客请关注“应县穆塔景区金游码官方服务平台”或致电景区预约,在实名登记系统登记。预约成功后,应前往景区售票处购票,并持本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和健康码(如老人、小孩不便等。
(2)游客可通过携程、美团、驴妈妈、去哪儿、去哪儿、Tongcheng.com或穆塔景区售票处购票参观景区。解说服务需要在木塔景区售票处购买。
(3)穆塔景区继续执行原有优惠政策,享受优惠政策者需携带本人真实有效证件游览景区。
(4)根据防控要求,应县木塔景区最大接待量为景区最大承载量的50%。暂定日接待量不超过5000人,团体游客每批不超过30人。如果超过上限,他们将停止接收。
(5)为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应县穆塔景区实行分时段售票措施。预订在购买当天有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