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古老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感受这座皇城深处的独特魅力。
一、故宫的历史渊源
故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14年建成。它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故宫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二、故宫的建筑特色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的建筑特色。以下是一些故宫的建筑亮点:
建筑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太和殿 | 中轴线上 | 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
乾清宫 | 太和殿北 | 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
交泰殿 | 乾清宫北 | 皇后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
宁寿宫 | 乾清宫东 | 皇帝的妃子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
翰林院 | 故宫外 | 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 |
三、故宫的文化内涵
故宫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 皇家礼仪:故宫的宫殿布局、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皇家礼仪。
* 宫廷艺术:故宫收藏了大量的宫廷艺术品,如绘画、书法、陶瓷、玉器等,展现了古代宫廷艺术的辉煌。
* 历史变迁:故宫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历史变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四、故宫的游览攻略
来到故宫,如何才能更好地游览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前购票:故宫实行实名制购票,建议提前在网上购票,以免现场排队等候。
2. 规划路线:故宫面积较大,建议提前规划游览路线,以免走冤枉路。
3. 参观重点:太和殿、乾清宫、交泰殿等是故宫的精华,不可错过。
4. 注意礼仪:故宫是皇家宫殿,参观时请注意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北京故宫,这座穿越千年的皇城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都的韵味,领略到皇权的威严。走进故宫,让我们一起探寻古都的文化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北京故宫有哪些景点
景点如下: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2、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3、养心殿。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4、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
5、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
北京20个旅游景点
北京20个旅游景点有:故宫、燕山天池、八达岭长城、南锣鼓巷、天坛、颐和园、鸟巢、景山公园、北海公园、什刹海、圆明园、明十三陵、雍和宫、香山公园、慕田峪长城、红砖美术馆、北京大栅栏、五道营胡同、北锣鼓巷、798艺术区。
1、故宫
故宫于1420年建成,距今已经600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在整个城市的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珍藏文物上百万件,是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如果没有一天半载,故宫的精华可能都走不完。
2、燕山天池
景区内山环水绕,鸟语花香,林荫成片。夏季平均气温20度左右,环境幽静清新,这里成为游人休闲、度假、避暑的好去处。而且开展了乘船游览、飞艇、垂钓、潜水及竹筏和橡皮舟10公里漂流等。
3、八达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字碑立在了八达岭长城,于是前赴后继的世界人民都赶着去当回好汉。虽然一到节假日,在城墙上只看得到人头,不过还是证明了古代建筑的可靠性。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地势险要,城关坚固。
4、南锣鼓巷
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保存着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棋盘式传统元代胡同民居区。后来被开发成了商业街,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使这里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
5、天坛
顾名思义,天坛就是皇帝祭天祈福的祭坛。祈年殿、回音壁、圜丘,都是天坛的著名景点。公园内也有很多老大爷散步健身,开展幸福的晚年集体活动。
6、颐和园
颐和园是乾隆为孝敬孝圣皇后修建的皇家园林,园林以西湖为蓝本,仿建江南园林和山水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
7、鸟巢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造价22.67亿。其外形和结构的独特和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自然和谐之美。普通票50元。
8、景山公园
对于绝大部分的游客来说,景山公园的最大意义就是俯瞰紫禁城。它还有一个历史意义,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便是在景山。
9、北海公园
在故宫的西北面,北海与中海、南海合成三海。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景点有北海白塔、九龙壁、五龙亭。
10、什刹海
什刹海也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周围有很多王府、胡同……尽诉着老北京的历史。清朝贪官和珅的恭王府也在此处。
11、圆明园
圆明园靠近颐和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1860年英法联军将主要建筑烧为灰烬,如今游客前来只能在残骸中凭吊,寻找当年辉煌的帝国身影。
12、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13、雍和宫
清康熙33年,这里是皇四子胤禛的雍亲王府,后来雍正改为了“雍和宫”。乾隆9年(1774)成为了藏传佛教寺院。
14、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在过去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狩猎纳凉。园内文物古迹众多,秋天去赏红叶是很不错的。
15、慕田峪长城
同为长城,慕田峪长城的人远远少于八达岭。而这段长城也曾是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游览过的。所以这里也是外国人超多的长城景点。坡度比较抖,建议体力好的游客前往,可以坐滑道下山。
16、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与其他美术馆在建筑构成上的最大不同,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意象精心打造的现代园林,构成了参观体验和建筑结构上的双重延伸。
17、北京大栅栏
地处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这里城市还是京城的娱乐中心,许多著名戏楼、茶馆、书场,以及北京历史上最早的电影院均落户于此。
18、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旧称武德卫营,现在是北京最新兴的小资文艺聚集地,各式各样的创意小店、咖啡馆、文创品等。
19、北锣鼓巷
这条与南锣鼓巷仅有一街之隔的北锣鼓巷静谧怡然,仿佛是一个乖巧羞涩的女子。越往里走,越能远离城市繁华浮躁,沉淀着岁月和美好。
20、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因其包豪斯式的厂房风格受到众多艺术家的青睐,也就有了闲置厂房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是北京的艺术集散地。
故宫的风光景点有哪些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料。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共有3503种,6304册。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故宫角楼的传说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北京有这么个传说——
明朝的燕王朱隶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朱隶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么着?”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
说明文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的文体。说明文从对象上可分为具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物说明文。
从语言上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