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突尼斯,你可能会想到什么?是那悠扬的阿拉伯音乐,还是那迷人的地中海风光?其实,这个北非明珠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交融,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突尼斯,探寻那些令人陶醉的旅游景点吧!
一、迦太基遗址
迦太基遗址是突尼斯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曾是古代迦太基帝国的首都,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沧桑与辉煌。
1. 哈马杜拉·本·阿卜杜勒·马利克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是迦太基遗址中最为显眼的建筑,也是整个突尼斯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阿拉伯、拜占庭和罗马元素,令人叹为观止。
2. 阿格里帕广场
阿格里帕广场是迦太基遗址的中心地带,曾是古罗马时期的市场和公共广场。如今,这里只剩下一些石柱和雕像的残骸,但依然能想象出当时的繁华景象。
二、苏斯古城
苏斯古城位于突尼斯东北部,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这里曾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城市,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 罗马神庙
罗马神庙是苏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整个突尼斯最古老的罗马神庙之一。它的建筑风格典雅,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2. 阿格里帕广场
苏斯古城的阿格里帕广场与迦太基遗址的阿格里帕广场一样,曾是古罗马时期的市场和公共广场。这里同样只剩下一些石柱和雕像的残骸,但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繁荣。
三、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是突尼斯的首都,也是北非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既有古老的阿拉伯建筑,又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1. 哈比卜·布尔吉巴广场
哈比卜·布尔吉巴广场是突尼斯城的市中心,也是整个突尼斯最大的广场之一。这里曾是古代的集市,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苏丹哈夫斯清真寺
苏丹哈夫斯清真寺是突尼斯城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也是北非地区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四、托泽尔国家公园
托泽尔国家公园位于突尼斯中部,是一个充满自然风光的国家公园。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徒步旅行和户外探险的理想之地。
1. 红色沙漠
红色沙漠是托泽尔国家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这里的沙丘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与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美不胜收。
2. 托泽尔湖
托泽尔湖是托泽尔国家公园的“明珠”,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景色优美,是游客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五、斯法克斯
斯法克斯是突尼斯的一个古老城市,位于突尼斯南部。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1. 斯法克斯古城
斯法克斯古城是斯法克斯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北非地区最古老的古城之一。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阿拉伯、罗马和拜占庭元素,令人叹为观止。
2. 红色沙漠
斯法克斯的红色沙漠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沙丘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与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美不胜收。
总结
突尼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这里的旅游景点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无论是历史遗迹、自然风光,还是美食文化,都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北非明珠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有机会,不妨来突尼斯走一走,感受一下这里的异域风情吧!
景点名称 | 所在地区 | 景点简介 |
---|---|---|
迦太基遗址 | 突尼斯城 | 古代迦太基帝国的首都,世界文化遗产 |
苏斯古城 | 突尼斯东北部 | 古罗马时期的重要城市,世界文化遗产 |
突尼斯城 | 突尼斯 | 北非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充满活力的城市 |
托泽尔国家公园 | 突尼斯中部 | 充满自然风光的国家公园,徒步旅行和户外探险的理想之地 |
斯法克斯 | 突尼斯南部 | 古老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 |
突尼斯旅游哈马马特(Hammamet)景点介绍
突尼斯旅游哈马马特(Hammamet)景点介绍
突尼斯旅游景点哈马马特旅游简介
哈马马特(Hammamet)是突尼斯东北部的一座古城和著名的旅游区。是一处有着宽阔的白色沙滩和许多掩蔽于桔林与柠檬树林中的现代化饭店的现代度假地。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古老渔港,小资情调的必选之地,泡在这里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这里适合生活,适合度过休闲时光,适合新老朋友的畅快相聚,躺在无尽海边慵懒享受日光浴,任凭惬意凉爽的海风拂过,在花园般酒店的阳台上面朝大海的来一杯……
哈马马特,这座滨海小城位于苏斯与首都突尼斯之间,距突尼斯市区大约也就20公里。这里紧邻地中海,一觉醒来眼前便能看到大海,隔着窄窄的突尼斯海峡,恍惚间似能看到对面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了。
在这里可以沿着细腻的沙滩走一走,可以看到豪华的临海酒店一家挨着一家,面朝大海,绵延的海滩达数公里,灿烂的阳光映照,会以为到了黄金海岸~据说其中一家豪华酒店的总统套房,曾以1542平方米的面积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清晨,如果赶在日出之前来到海边。在带着潮湿空气的呼吸中等待日出。天空变成由淡紫、微红、蓝灰等组成的调色板中,一轮红日拖着一缕橙色的海水一点点跃上海面。此时一叶扁舟正迎着红日驶去,成为地中海日出美景中,最唯美、自然的元素。
全城分老城和旅游区两部分。老城仍然保持着儿个世纪以前的格局,儿遭毁坏的部分建筑也都被按原样修葺。老城由居住、经商和游览三个部分组成。哈马马特中部是古城,北部是比较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南部则是新开发的度假区,叫YasmineHammamrt,Yasmine就是茉莉花的意思。
古老的哈马马特是由腓尼基人创建的。老城的最高建筑是古堡,呈正方形,边长40米,墙高15米,墙顶宽约3米,只有一道门可以进入。紧挨着古堡是12世纪哈马马特的一位酋长的陵墓,如今,古堡和陵墓已成为了哈马马特的象征。站在古堡顶上,近处的老城和远处的旅馆群尽收眼底。
远远望去,港口停泊着许多游艇,整齐的桅杆在渐变的天际,划出一道道美妙的线条。在众多游艇之中,停泊着几艘海盗船,逼真的装饰非常吸引人。据说,这是港口的特色表演体验项目,船可以径直开到地中海,而游客可以在船上自由休闲玩耍、做烧烤、开Party,4个小时的海上旅行绝对不会寂寞。
哈马马特城也有自己的麦地那地区,也就是老城区的意思。如果和突尼斯市的麦地那比较,这里的规模和地域要小很多了。虽小却精致美好,进入黄色石块筑起的老城墙内,那种感觉是温暖又似曾相识的,建筑风格和色彩有点类似蓝白小镇,某些地区也是蓝色的窗户白色的房子,房檐屋外盛开着三角梅。
老城区麦地那的商品种类非常丰富,出售着当地生产的服装、手工艺品、各种尺寸的地毯。在出售首饰的露天小摊上,用金、银、铜和其他代用品制作的项链、耳环、戒指、胸针等各种首饰。手工编织的羊毛地毯会让人爱不释手。据观察,软羊毛的价格偏贵些,大约3000第纳尔,硬羊毛或者尺寸略小的则需要1400第纳尔。而且你还可以选择加邮费运回中国的服务。突尼斯人淳朴善良,这一点你完全可以信得过。这里的银器也很特别,精致的餐具、浪漫的烛台,还可以选择在突尼斯风情画的盘子下面刻上自己的名字。
在老城区里闲逛的时候,又如同进入了另外一个童话般的天地。漂亮的酒吧、住宅、小旅馆,争奇斗艳的花卉草木,曲径通幽的小道,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哈马马特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无论住在老城区还是住在滨海地区都是非常惬意的。那里的海湾既无礁石,也不见排天巨浪。海滩上白色的沙子细腻、柔软。海边绿树成荫,气候四季皆宜,这里没有酷暑,也无严冬。
无论如何,哈马马特这束突尼斯的海滨之光都值得你来,他是那么的璀璨夺目。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传统的.“麦地那”老城、古老的城堡和兴旺的集市,还可以漫步突尼斯最美丽的沙滩。
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去一下被誉为“突尼斯花园”的卡本半岛(CapBonPeninsula)的盖赫库阿勒(Kerkouane)市完好地保存了迦太基时期的历史遗迹。卡本半岛(CapBonPeninsula)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遥海相望,相距140公里(87英里)。这里拥有肥沃的土地,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和令人向往的美丽沙滩。岛上农场里柑橘树散发出的香气,让你无法想象16世纪这里曾是一个海盗聚集地,只有当地保存下来的古堡和LaGoulette港口还见证着那段历史。
哈马马特最佳旅游时间:
哈马马特气候四季皆宜,没有酷暑,也无严冬。从4月一直延续到10月,在此期间,西方游客纷纷来这里享受日光浴。
每年的7、8月份,是突尼斯的旅游旺季。那时的哈马马特,到处充斥着香槟、音乐、咖啡、舞蹈,盛放着经久不息的热情。而此时行走在餐厅酒吧一条街上,更多的是宁静祥和,闲散自在。如果到了晚上,柔和的桔色灯光与蓝白相间的简单色彩会看到夜色中的哈马马特如此美丽。
突尼斯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中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8月为最热月,日均温21°C—33°C;1月为最冷月,日均温6°C—14°C。
总的来说,夏季少雨,炎热但不闷热,北部海滨城市海风习习。冬季温和多雨,比较湿冷。
哈马马特旅游购物
哈马马特旅游景点介绍之购物,哈马麦特以及所在的纳布勒地区以生产突尼斯特有的纹花瓷器著称,价格也相对便宜。此外,在这里你可以享受以物换物的快乐,可能三盒清凉油就能换回刻有你姓名的小铜盘子,比起直接购物会更有成就感。
老城的阿拉伯市场热闹非凡,出售着当地生产的服装、手工艺品、各种尺寸的地毯。在出售首饰的露天小摊上,用金、银、铜和其他代用品制作的项链、耳环、戒指、胸针等各种首饰,在阳光的照射下馏馏发。来此的游客摩肩接蹈,川流不息。
哈马马特旅游娱乐
哈马马特旅游景点介绍之娱乐,来哈马麦特必做的两件事是冲海水浴和泡吧。当你躺在海滩的沙丘上目送着地中海的落日时,心里就可以盘算着晚上该去哪家酒吧享受“幸福时光”(HAPPY HOUR,即国外酒吧为促销而搞的专门降价时段)了。
;
突尼斯旅游杜兹(撒哈拉的门户)景点介绍
突尼斯旅游杜兹(撒哈拉的门户)景点介绍
突尼斯旅游景点杜兹简介:
杜兹位于突尼斯南部,在距非洲撒哈拉沙漠不远处的利比亚东部,由于是最靠撒哈拉沙漠的绿洲,而被誉为“撒哈拉的门户”。这里白天的平均气温高达42摄氏度,一年中除了秋季会有短暂的雨水外,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骄阳似火,酷热得如同一座“火焰山”。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杜兹,就为了在杜兹充分领略撒哈拉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尽情为撒哈拉沙漠喝彩。
很久以前,杜兹是来往于撒哈拉沙漠商队的一个重要驿站。杜兹小镇称得上独特的撒哈拉博物馆,沙漠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马拉兹格人的历史,在这里一一展示。
杜兹国际撒哈拉节前身是杜兹文化节,1910年创办,起源于撒哈拉游牧部落一年一度的骆驼节,当时仅限于赛骆驼。从1967年起,正式更名为杜兹国际撒哈拉节。今年的国际撒哈拉节可谓是盛况空前,开幕式当天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75000多人出席。
杜兹是柏柏尔人马拉基克部落的家乡。春天,3-5月间,是沙暴肆虐的季节。杜兹的居民离开他们的家,到沙漠的帐篷中居住。沙暴平息后,地平线上偶尔会出现绿洲等蜃景。此时不宜前往。
如果你的愿望是去看撒哈拉的日出和日落,那么在10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都是不错的季节,尤其是11月或12月在杜兹(DOUZ)有个每年一度的撒哈拉国际沙漠节,是你到南方沙漠不可缺少的必看节目。
杜兹旅游特色介绍:
位于杜兹西部的吉利特盐湖﹝ChottEl Jerid﹞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盐湖。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0公里,海拔16米;占地将近5千平方公里。虽称为湖,却由于阳光燥热,超速蒸发,水中的含盐量是为世界之最,而所能补充的雨水又太少太少等等,所以,这里没有浩渺的湖水,潋滟的碧波……这片干枯的湖面长160公里,宽22公里。它是早期由于造山运动而隆起,据说湖底发现过鲨鱼的骨骸,证明远古的时候这里曾经是海洋。阳光强烈时可以见到沙漠的海市蜃楼,昔日不少穿越撒哈拉的驼队,就因为被海市蜃楼所吸引而迷途走失。
;
比利时旅游景点介绍
有着浓厚的历史痕迹的滑铁卢古战场,还有着欧洲最美小城的称号,精巧的建筑和美丽绵长的运河遍布全国,这样的地方就是比利时,一个虽然面积不大,却处处是风景的国家。
这里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到这里旅游,欣赏这里的景色和建筑,以及人文景观,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比利时的景点吧!
布鲁日
布鲁日素有“北方威尼斯”、“佛兰得珍珠”等美称,是比利时著名的历史古城,也是西佛兰得省的省会。“布鲁日”在佛兰得语中有“桥”的意思,是由流经市内的莱伊河上的一座古罗马桥梁而得名。
这座古城保留着的浓厚的中世纪风貌,是其他欧洲古城无法媲美的。
布鲁日拥有与威尼斯十分相似的水上城市特色,但却是一个平静、灵秀、富有生活气息的小城,十分适合二人世界。
这里的浪漫气息和氛围时刻感染着来此的每一个人,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至今流传着,使其成为欧洲最知名的爱情地标之一。
从1376年起就成为市政厅的哥特式建筑是布鲁日最富盛名的历史建筑之一。从建筑物的正面看有六扇戈特式窗户,还有安置有48尊雕像的壁龛。
壁龛里的原始雕像已经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19世纪时重新安置的雕像已经被更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所代替了。市政大厅的墙面装饰着新戈特式风格的壁画,描述了布鲁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其他的主要古建筑还有12世纪的圣约翰医院、13世纪的圣母院、15世纪的皇宫旧址、1887年的新戈特式邮政大楼。14到15世纪期间,这里被认为是佛兰得艺术的摇篮。
现在市内的教堂、公共建筑物和博物馆内珍藏着许多布鲁日画派的大师如扬凡爱克和汉斯梅姆林等的绘画。圣母院内还藏有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雕塑家和画家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
市中心的市场大厅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钟楼,上有一台有46个钟铃的的钟琴,琴声美妙悦耳。在布鲁日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妇女作在自己家门前,编织花边、台布等,成为当地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布鲁塞尔大清真寺
布鲁塞尔大清真寺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古老的清真寺,同时也是比利时伊斯兰与文化中心的所在地,坐落于五十周年纪念公园的西北角。
布鲁塞尔大清真寺最初的建筑是由建筑师厄内斯特梵哈姆比克(Ernest Van Humbeek)设计的阿拉伯风格建筑,是1880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国家展览会的东方馆。
当时该馆藏有获得巨大成功的纪念壁画《开罗全景》(Panorama of Cairo)。
但是,20世纪该建筑因缺乏维护而日渐颓败。1967年,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将该建筑作为礼物献给当时正在对比利时进行正式访问的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建议将其作为比利时当时日益壮大的穆斯林群体的礼拜场所。
于是,布鲁塞尔大清真寺由沙特阿拉伯投资翻建,突尼斯建筑师布巴克尔(Boubaker)设计,于1978年举行落成典礼,沙特阿拉伯国王哈立德与比利时国王博杜安参加了典礼。
如今,该清真寺设有一座学校及一座以传播穆斯林信仰为宗旨的伊斯兰研究中心。该中心也为成人及儿童提供阿拉伯语课程,以及伊斯兰教介绍课程。
布鲁塞尔司法宫
布鲁塞尔司法宫(Brussels Palace of Justice)是比利时最重要的法院建筑,也是布鲁塞尔的知名地标。它建于1866年-1883年,属折衷主义(Eclecticism in art),建筑师是约瑟夫波拉尔(Joseph Poelaert)。
建筑、地皮以及装潢的总造价约合4千5百万比利时法郎,据说它是19世纪所建的最大的世俗建筑。
布鲁塞尔司法宫总面积为26000平方米,大厦圆顶的四角有分别象征执法(Justice)、仁慈(Clemency)、力量(Power)和法律(Law)的塑像。建筑中有27间大型法庭室和245间小型法庭室等。
内部很大部分用于旁听厅,还有档案室和执法机构的办公室,中央听政大厅的圆顶高达122米。据说,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对这栋建筑非常欣赏。
1947年,司法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炮塔进行了重建,而且还比原来的高出了2.5米。2003年时,修复工作再次进行,此次修复工作的重点是屋顶和墙壁。
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
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Cathedral of Our Lady,Antwerp)是比利时最高的哥特式教堂。1352年底开始动工,直到1521年整个工程才完工,虽然耗时如此之久、经历无数建筑师的监造,不过整个建筑风格却相当一致和谐。
教堂中最引人的部分是高塔,塔高123米,塔上的精细的装饰让人叹为观止。
教堂整体建筑外观至今保存完好,教堂正门上是13世纪时以圣经中的-摩西约翰等为主题的雕像,虽然许多颜色已经斑驳,但其精致的程度仍令今人叹喟。
教堂内部庄严肃穆,许多石柱上都留有中世纪的彩绘,这里最有名的当属玫瑰窗(Rose Window),窗上的彩绘按不同季节与月份所形成的宇宙意象为主题,玄妙精致、美仑美奂。
教堂内保存有很多宗教题材的绘画,包括鲁本斯的杰作祭坛画《耶稣的升架》、《耶酥的下架》和《圣母升天》等。
教堂内有一座高耸的钟塔,走过通向钟塔的232级台阶,从高塔上方可以原眺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波光粼粼的莱蒙湖以及整个洛桑的景色。这座钟塔之所以格外不同,还在于这里保留了世界上唯一的“守夜报时”习俗。
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是比利时最重要的美术类博物馆。它坐落于首都布鲁塞尔的市区柯登堡(Coudenberg),有4座博物馆与本博物馆相联系,其中两座(古代艺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在主楼内。
其他两座:康斯坦丁默尼耶博物馆(Museum Constantin Meunier)和安东尼维尔茨博物馆(Antoine Wiertz Museum)是献给特定的比利时艺术家的更小的博物馆,座落在城市的其他地方。
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拥有超过两万件可溯至15世纪至今的绘画,雕刻,以及油画。
该馆弗拉芒油画(Flemish painting)收藏丰富,其中有老彼得布吕赫尔、罗希尔范德韦登、罗伯特康宾、安东尼范戴克、雅各布乔登斯等名家的油画。该馆亦以其“鲁本斯厅”为荣,该室藏有超过20幅鲁本斯油画。
该馆也藏有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创作的著名油画《马拉之死》。
巧克力故事博物馆
巧克力故事博物馆坐落于比利时的布鲁日,向人们讲述了可可豆是如何演变成为广受世界人们喜爱的巧克力,同时也向人们讲述了比利时巧克力的各种优点和对人类身体的益处。
而且博物馆所在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至1480年,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酒馆,之后用于糕点店、警察训练学校等,目前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无论对于学生或者教师,巧克力制造商或者巧克力爱好者来说,巧克力故事博物馆都是值得参观一番的,可以参观馆内的不同展馆,同巧克力专家进行沟通等。
在博物馆的一层,可以了解到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的风俗、信念和每日的生活,他们是如何将可可豆制作为每日的饮品,西班牙人是如何接受可可豆制成的饮品,并加入了糖,又是如何成为欧洲皇室最喜爱的饮料。
在二层可以学习到关于可可树和可可豆的生产,以及巧克力的发明和制作过程。
三层则向游客讲述了为何比利时巧克力的质量好,以及对人类的各种益处等。在博物馆的地下室,游客可以品尝到口味纯正香甜的比利时巧克力。
由于比利时所制作的巧克力受到了欧洲皇室的喜爱,还曾作为贡品献给皇室,该博物馆同时还收藏有作为皇家贡品的各色巧克力罐。
原子球塔
原子球塔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西北郊的海塞尔高地,是布鲁塞尔十大名胜之一,有比利时的艾菲尔铁塔之美称。
原子球塔是为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而建的金属结构的纪念性建筑物,André Waterkeyn设计,高102米,重达2200吨,包括9个直径18米的球体,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相当于放大1650亿倍的α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构。
这是一座造型独特、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建筑物。从地面到顶端最高的圆球之间设有快速直达电梯,而在其他各个圆球内都装有自动电扶梯,人们在每个圆球之间都可以自由往来。
据介绍,整座原子球塔可同时接纳250人参观游览,另有一个可容140人同时用餐的大餐厅。
位于原子球塔最高端的圆球是一个专供游客们观赏风景的观光区,它高约92米,大体与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的第二层观光区在同一个高度上。
游客在此可以通过四周的有机透明玻璃,俯瞰布鲁塞尔的市容市貌,尽情领略周边的迷人风景。而在其他几个圆球里则设立了以原子能、核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其中犹以宇宙航行的展览最为详实和引人注目。
人类热情之庙
人类热情之庙是一栋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希腊神庙造型,由维克多奥塔(Victor Horta)于1896年建于布鲁塞尔五十周年纪念公园内。尽管表面上是古典式的,但该建筑仍是年轻的维克多奥塔迈向新艺术运动的第一步。
它原本被设计为一个由杰夫拉姆别克斯(Jef Lambeaux)创作的巨大的大理石浮雕《人类热情》(Human Passions)的展橱。但在完工之后,该建筑几乎一直处于永久性关闭状态。
奥塔设计的人类热情之庙内安置了着雕塑家杰夫拉姆别克斯无与伦比的成就——浮雕《人类热情》,这幅作品围绕着受死亡支配的人类的幸福与罪恶。它还展示了人类“被动的”热情,比如战争、强0和自杀等。
这座浮雕自1886年该方案发布以来便饱受争议,尽管起初艺术评论家们十分热情,但他们对该作品缺乏凝聚力感到尤为遗憾。比利时政府不顾争议,于1890年购得该作品以安放于五十周年纪念公园。
1899年10月1日,奥塔的庙宇正式落成,浮雕《人类热情》也向公众展示。拉姆别克斯展示男性和女性裸体的直白方式受到报刊的强烈抨击,该雕塑展示了肉体愉悦的各种方式的毫无拘束的众多裸体,报刊称其为丑闻。
裸露并非唯一的问题:被钉十字架的基督位于死神的下方,这激怒了保守的比利时人。这座开放式的建筑在落成典礼举行仅三天后便被木隔板挡住,从而远离了公众的视线。
帕拉丁莫瑞图斯博物馆
帕拉丁莫瑞图斯博物馆是一个文艺复兴时代和巴洛克风格流行时期兴建的印刷厂和出版公司。它位于同巴黎和威尼斯齐名的欧洲早期三大印刷名城之一——安特卫普,与铅印术的发明和传播有关。
博物馆得名于16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印刷出版商托夫帕拉丁(Christophe Plantin)。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建筑价值,它存有16世纪晚期欧洲最兴旺的印刷和出版公司的生活和工作的详细全面的证明。
公司的建筑里藏有大量旧式印刷器材、极为宝贵的档案以及以艺术品,还有一个馆藏丰富的图书馆。
帕拉丁的出版物表明,帕拉丁莫雷图斯在16世纪欧洲的人文主义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帕拉丁的档案,包括商业档案、商业账户书籍和一些世界知名的学者和人文主义者的信件,作为“世界记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关于文化传统第一手重要资料。
作为一个突出的例子,证明了16、17和18世纪的家庭居住环境与世界性的工作和世界性的商业之间的关系。
帕拉丁莫瑞图斯博物馆对于欧洲历史上的显著时期: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都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帕拉丁莫瑞图斯博物馆是一个实在的关于思想、信仰、技术和文艺的结合体,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
鞋子或非鞋子博物馆
鞋子或非鞋子博物馆(Shoes or No Shoes Museum)通常简称为“SONS”,位于比利时东佛兰德省的克雷斯豪特姆市郊,馆藏了丰富的鞋类,是比利时唯一的鞋子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外墙呈青灰色,建成于1973年,原先亦被用于艺术品收藏,后来为了SONS的筹建,做了专门的改造。设计师审慎地考虑了历史沿革、周围环境等综合因素,在整个建筑外立面使用了石墨材质。
这使得该鞋子博物馆呈现出一种独特却沉稳安静的气质,与静谧的比利时乡间格调水0融。
那些经过你想象不到的艺术巧思改造后的鞋子,摇身一变,它再不仅仅只具有鞋子的功能,而是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待人玩味赏析——你难道还只能用“鞋子”来称呼它们吗
由此,这家鞋类博物馆的馆名也应运而生了:鞋子或非鞋子博物馆(Shoes Or No Shoes)。
步入鞋子或非鞋子博物馆首层的艺术家馆,那些饶有志趣的作品姿态各异地躺在开放式的展台里,白色系的挑高展厅给予了这些作品充分的自我阐释空间。
依托着艺术家馆、民俗馆和设计大师馆三个部分,SONS对与我们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平常之物——鞋子做了全方位的梳理。
不过SONS并未局限于此,一方面,他们鼓励并乐于让那些满怀艺术理想的艺术家在SONS展示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他们以不同国家民族的鞋履为出发点,将世界各国多样性文化的推介作为一项使命纳入了视野。
只是鞋子么只有鞋子么SONS在这个层面上,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不管是这里的艺术品,还是这里的历史建筑,不管是城市城堡,还是这里到处可以见到的博物馆,都在彰显着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和文化,如果你是热爱文化和历史的,那么这里,你一定要来一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