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一座坐落在湖南长沙的千年学府,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变迁。这里,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更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岳麓书院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一、岳麓书院的历史渊源
岳麓书院始建于公元976年,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是唐代诗人贾岛创办的岳麓讲舍。经过宋、元、明、清各代的发展和扩建,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朝代 | 岳麓书院发展情况 |
---|---|
宋朝 | 拓展书院规模,增设讲学 |
元朝 | 增设科举考试,成为全国重要学府 |
明朝 | 建立藏书楼,丰富藏书 |
清朝 | 修缮书院,保护文化遗产 |
二、岳麓书院的建筑特色
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其主体建筑包括讲堂、藏书楼、斋舍等。其中,讲堂是书院的核心区域,也是学子们读书、讲学的地方。
建筑名称 | 建筑特点 |
---|---|
讲堂 | 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
藏书楼 | 藏书丰富,保存完好 |
斋舍 | 简朴实用,体现儒家文化 |
三、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
岳麓书院作为千年学府,其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不仅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学术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湖湘学派”。
湖湘学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王船山、魏源等。他们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湖湘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
四、岳麓书院的现当代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岳麓书院的价值也在不断延伸。如今,岳麓书院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现当代价值 | 体现 |
---|---|
文化传承 | 岳麓书院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地 |
教育发展 | 岳麓书院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
旅游观光 | 岳麓书院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 |
岳麓书院,这座千年学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到古代先贤的智慧。让我们走进岳麓书院,感受那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岳麓书院:千年学府走一走
图/文纳川
和岳麓书院结缘与三月,报名成为岳麓书院的志愿讲解员是件很偶然的事情,但无疑是个很正确的决定。
一个下着小雨的周末,转两路公交车,二十公里的距离,一个半小时车程,就开始第一次培训,持续两个月的培训就接触到了以往没有的厚重文化。
正是栀子花开的季节,花开意味着离别,天南海北的四年缘分,该说一声再见了,岳麓书院便是这最后的见证。
二十年,三十年,两鬓斑白的时候,不免看着这些图片,唏嘘青春年华,追忆故人往事。
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至今,确实走过了1041年,千年学府名副其实,并且现在依旧在办学,成为湖南大学的一个下属机构。
岳麓书院具有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也流传至今,保留下来,现在主要为清代遗构,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红瓦灰墙,碎石小路,一个古树微斜,精神饱满的站在路上,向来往的游客问好。我在小路上漫步,找到一个角度,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最后一次培训完,尚有三十分钟闭院,游人不像之前那么多,阳光也没那么刺眼,我在书院走一走。听了许久湖湘文化、岳麓书院史、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培训,沉浸在厚重的古典文化之中,了解我们民族过去的一些精华成果。
文庙拥有祭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会在每月朔望由山长带领一一进行朝拜。
书院几经战火,在1938年曾经被日军战机轰炸破坏,现在看到的是在清代遗构上1981年开始大修之后的结果。
身处书院之中,一步一景,移步移景,不管什么角度,都能发现书院的美。
在书院的一个角落,有一间四五十平米的房子,专门用作展示和出售岳麓书院的文创品和纪念品。对我这样文艺青年最有杀伤力,因此在那里徘徊很久。
历史留存下的名胜古迹,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杰作,透过沧桑的古建筑,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历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我庆幸自己在接近闭馆的时候,可以享受静寂的书院,不像之前人挤人没了兴致。此刻,岳麓书院属于我,我可以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去探寻。
遥想当日,擎着伞,背着双肩包,雨水打湿裤脚,我在书院踯躅。
我抚摸青苔,仿佛可以触碰到逝去的时光,我脚踏青砖,仿佛可以迈入进历史的长河。
一步即是千年,岳麓书院不可不来。
岳麓山游玩路线如何
岳麓山主要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从长沙市第四医院旁边,一个是从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进入。从湖南大学进去比较平静,比较有氛围。我们首先坐公家车,做到岳麓山南站,到岳麓山的公交主要有202、305、旅1、旅3和立珊专线五路公交车,从长沙火车站出发的话一般可以做202、旅1和立珊专线,但是不建议坐202,因为它绕的太远了。
从岳麓山南站下车后我们按照我拍摄的照片方向走即向南面走,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右走即可。
然后直接走大约100m,就到了东方红广场了啦!东方红广场最大的标志就是毛主席头像了。面对毛主席头像,左边走,是走向岳麓山登入门口,右边走,是走向岳麓学院。
这里我们先直接走向岳麓山,并先走向它的山脚。要买吃的,喝的同志们最好是在山脚下买,山上虽然可以买,但是价格自然是山脚下的两倍了。
岳麓书院门前的对联是什么
岳麓书院大门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这幅对联,粗通古汉语的人,一眼就看明白这对联说的是,只有楚地有才子,而我这里最多。据说,为了这幅对联,还引起过人们的争论。按春秋战国时的格局来分,这楚地明明在湖北。你湖南什么时候成了楚地了。这么说,那个有才的楚,也该是湖北有才啊……这到底哪里有才就说不明白了,何况这“于斯为盛”。而按照书院讲习团师兄师姐们的说法,这对联中的“惟”、“于”,都是虚词,没有实际的意思;对联是“楚有才,斯为盛”。这对联也有一番来龙去脉。当时,我没怎么用心记,现在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说到书院,难免就会想起在学校四年的生活。因为,生活、学习等等的不习惯,总觉得在学校变扭极了。这个别扭,直到我毕业了还没有改过来。一年以后,在网络上看到这些介绍学校的文字和图片,心底最隐秘的角落中似乎有什么被牵动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