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清真大寺,位于我国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关街道,是我国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公元1039年建成以来,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我国伊斯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宗教活动等方面,对东关清真大寺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渊源
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9年),由当时的穆斯林商贾集资修建。据《兰州府志》记载,东关清真大寺最初名为“东关礼拜寺”,后因规模扩大,更名为“东关清真大寺”。自建成以来,东关清真大寺一直是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伊斯兰文化在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传播的重要基地。
二、建筑特色
东关清真大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和汉族建筑风格。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大殿、宣礼楼、阿訇府、经学院等。以下为东关清真大寺的几个主要建筑特色:
1. 大殿:大殿是东关清真大寺的核心建筑,可容纳数千名穆斯林同时礼拜。大殿采用歇山顶式建筑,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显得庄重而典雅。殿内墙壁上绘有精美的阿拉伯文书法,展示了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宣礼楼:宣礼楼位于大殿前方,是穆斯林进行宣礼的地方。宣礼楼高耸入云,气势恢宏,成为东关清真大寺的标志性建筑。
3. 阿訇府:阿訇府位于寺内,是阿訇居住和办公的地方。阿訇府建筑古朴典雅,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传统风格。
4. 经学院:经学院是东关清真大寺的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培养穆斯林青年。经学院建筑规模宏大,设施齐全,为穆斯林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宗教活动
东关清真大寺是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寺内定期举行以下宗教活动:
1. 五时拜:穆斯林每天进行五次礼拜,分别在日出、正午、午后、日落和夜晚进行。东关清真大寺为穆斯林提供宽敞的礼拜场所,方便他们进行五时拜。
2. 主麻日聚礼:每周五的主麻日,穆斯林会在东关清真大寺举行聚礼,共同祈求真主的庇佑。
3.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伊斯兰教两大节日,东关清真大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众多穆斯林前来参加。
东关清真大寺作为我国伊斯兰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东关清真大寺将继续发挥其在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为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历史
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间,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据现存寺内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1914年5月立)和《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1948年8月立)两块碑文记载,可以看出这座大寺已经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融塔、墙、殿为一体的伊斯兰建筑,正中的礼拜大殿为全寺最大的建筑物,占地1102平方米。整个建筑式样别致,结构分明,每逢礼拜、三大宗教节日,数以万计的穆斯林汇集在此举行隆重的聚礼活动。东关清真大寺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东关清真大寺在哪儿
东关清真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高原古城西宁市东关大街的的路南屹立着一座宏伟壮观、幽静肃穆的伊斯兰建筑物—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数十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是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并以所辖教众人数,名列伊斯兰教世界第五大折麻提。
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间。通过现存寺内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1914年5月立)和《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1948年8月立)两块碑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清真大寺所经历的人间沧桑。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铺佐他开国有功的回族将领沐英为西平侯,镇守今甘青地区。当时明王朝通过屯兵、移民等一系列实边措施,居住西宁的穆斯林居民日渐增多。为了适应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应回族上层及宗教人士的请求,并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族聚居的东关地区动工修建清真寺。不久,一座占地面积达28000平方米,修有2000余平方米的大殿,两个宣礼塔、一座碑亭院及一些辅助建筑物的清真大寺,在今西宁东关大街拔地而起。
至清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愈演愈烈,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压迫揭竿而起;西宁等地的回族人民也先后加入到全国反清大起义的行列之中,西宁遂成为这一带回族撒拉族起义军的大本营。同治十二年,全国反清大势逆转,左宗棠率数倍于穆斯林起义军的人马,进行镇压,起义军惨遭失败,东关大寺及所藏石碑、圣旨等文物均毁于一旦。事隔20多年后的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河湟地区又发生了震惊清王朝的“河湟事件”,结果又一次遭到了更加残酷的镇压。于是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命运正如《碑记》所言:“屡经兵燹,其地遂废”,“后来屡议兴复,卒以不得地基而止”。
辛亥革命以后,甘肃河州(今临夏)的马麒任甘边宁海镇守使。他到任不久即于民国2年5月,亲自“捐资为倡”,募集白银万两,重新在被毁的废墟上动工修建清真大寺。一年后,一座初具规模的大寺又告建成,计建有:大殿5间,宣礼塔3层,东厅5间,北厅9间,南厅浴室3间,寺门3间,还有厨房,餐厅等。
东关清真大寺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当地回族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座南临街的大门,是引人注目的西式三门,中间为大门,左右为小门,和谐巍峨,错落有致;门顶嵌有“东关清真大寺”六个金色大宇,熠熠光辉。步入大门,走过约50米左右石板铺地的三角形小院,右首便是耸立在十数级花岗石台阶上的五门(或曰重门、中五门);它与峙立两边的两座高约5丈、全以大块青砖砌成的宣礼塔浑然一体。进入五门,中间,是一片占地约2.8万平方米,光滑平整的青石板铺成的广场;迎面,一座中间古代宫殿式的大殿正西而立,大殿的外形呈“凤凰单展翅”,门前修有一道横向柱廓,两侧是精雕着精美花草的砖砌九扇屏,殿内全铺地板,面积约1100平方米,可容纳3千人同时礼拜。整个大殿飞檐斗拱,雕栋画梁,蔚为壮观。南北,两幢歇山式厢楼相对而立,是住寺人员的宿舍和教室。这一个个建筑物同三门、五门一起,形成一组有古有今,有西有中,自然结合的伊斯兰建筑群。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分别安放在大殿殿脊的三个镏金大经筒和宣礼塔顶端的两个镏金小经筒,金碧辉煌,光彩耀人,为整体建筑增加了无限的异彩。它的来历是感人的。据说三个镏金大经筒系甘南拉卜楞寺所赠,两个镏金小经筒由塔尔寺工匠加工制造;还有大殿所需栎梁之材都是由乐都范姓汉族兄弟所提供的,一些汉族工匠也应聘参加了修寺工程。这件件生动的事实说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建成,凝结着青海回、汉、藏、土等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友情。
建寺以来,东关清真大寺不仅成为西宁地区广大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与-的主要场所,而且以具有较完整的伊斯兰经堂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伊斯兰经学研究水平而闻名于省内外。民国以来,伊斯兰教合瓦尼教派的创始人及其继承人,以东关大寺为海乙寺(即中心寺),广收满拉,轮训阿訇,深入研究与宣讲伊斯兰教各类经典及有关该教派的教义,培养和造就了包括青、甘、陕、豫、皖、湘、鄂、川、滇、粤、沪等省市在内的一大批伊斯兰学者,为该教派以后的长足发展作出了贡献。
注意事项:参观清真寺应尊重伊斯兰教的宗教礼仪,进入寺内照相必须取得管理人员的同意方可。
交通在市中心乘1路、2路、23路可直达景区。
地址: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31号
类型:古迹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971-8177126
开放时间:
7:00-19: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清真巷街道:清真巷街道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西南部。辖区北至东关大街,南到南山路,东临共和路,西接花园南街,面积约6平方千米。总人口21040户,77812人。其中少数民族40041人,占总人口的51.5%,流动人口3114人。现辖清真巷社区、国际村社区、夏都花园社区、团结社区等四个社区和友谊村一个行政村。境内有始建于明代的东关清真大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
中国是大清真寺到底是哪四座
一、据维基百科资料,中国四大清真寺包括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泉州麒麟寺以及广州帽峰山的狮子寺。
二、福布斯网站指出,中国的四大清真寺为喀什艾提尕大清真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以及银川南关清真寺。
三、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四大清真寺是喀什艾提尕清真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以及兰州西关清真大寺。
四、我个人较为认同福布斯的排名,即喀什艾提尕大清真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和银川南关清真寺为中国四大清真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