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这座位于罗马尼亚心脏地带的历史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无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在这座城市中,古老与现代交织,浪漫与激情并存。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布加勒斯特,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布加勒斯特的历史沿革
布加勒斯特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其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当时的布加勒斯特是一个名为特里布的部落聚落。公元106年,罗马帝国征服了这片土地,将其纳入版图。随后,布加勒斯特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
在中世纪,布加勒斯特成为了瓦拉几亚公国的首都。15世纪,这座城市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征服,但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魅力。19世纪末,布加勒斯特成为了罗马尼亚王国的首都,从此开始了它的辉煌历程。
二、布加勒斯特的旅游景点
1. 奥林匹亚广场
奥林匹克广场是布加勒斯特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广场上矗立着罗马尼亚国父卡罗尔一世雕像,两侧分别是人民宫和议会大厦。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布加勒斯特的政治和历史底蕴。
2. 国家历史博物馆
国家历史博物馆是布加勒斯特的重要文化机构,收藏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罗马尼亚从史前时期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3. 克卢日教堂
克卢日教堂是布加勒斯特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4世纪。这座教堂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多种建筑风格,被誉为“欧洲最美的教堂之一”。
4. 布加勒斯特老城区
布加勒斯特老城区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如圣尼古拉教堂、圣米哈伊大教堂等。这些古老建筑见证了布加勒斯特的沧桑岁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三、布加勒斯特的文化底蕴
1. 文学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文学的摇篮。许多著名的罗马尼亚作家,如卡拉加列斯库、埃利内斯库等,都在这里诞生。布加勒斯特还是国际文学节举办地,每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作家和读者。
2. 音乐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音乐的发源地。这座城市拥有众多音乐厅、剧院和交响乐团,如国家交响乐团、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等。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世界一流的演出。
3. 美术
布加勒斯特拥有丰富的美术资源,如国家美术馆、布加勒斯特美术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收藏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为游客提供了欣赏美术的绝佳场所。
布加勒斯特,这座罗马尼亚的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布加勒斯特将成为更多人向往的目的地。
布加勒斯特历史
布加勒斯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500多年前。早在1459年的罗马尼亚大公国时期,布加勒斯特便以要塞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记载中。1477年,罗马尼亚民族在战胜土耳其侵略后,将这个位于登博维察河畔的城堡命名为”布加勒斯特”,意为”欢乐之城”,彰显了胜利的喜悦。
1659年,布加勒斯特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城市在1862年被正式确认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这一名字自此广为流传。考古发掘显示,早在20世纪,布加勒斯特就已发现旧石器、青铜器时代的遗迹,以及中世纪早期的文化瑰宝。
1574年,布加勒斯特发展迅速,教堂、修道院和楼房林立,总计40座,展示出其城市的繁荣景象。随着罗马尼亚历史的变迁,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公国合并成立了罗马尼亚,自此,布加勒斯特成为了国家的心脏,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
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后,首都的经济迅速发展,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布加勒斯特更是成为了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城市。1921年,罗马尼亚共产党在布加勒斯特成立,标志着其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角色。1944年8月23日,这里爆发了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武装斗争,标志着罗马尼亚的解放,这一天被深深铭记。
然而,二战期间的战火使得布加勒斯特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城市在废墟中重建,焕发出新的活力。1948年的土地国有化改革,虽推动了城建规模的扩大,但建筑风格的单一性也成为了那个时期的特色。布加勒斯特的历史,是一部融合了战争与和平、繁荣与重建的复杂篇章。
扩展资料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东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228万。1459年为要塞。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都城,1862年起为罗马尼亚首都。1878年国家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布加勒斯特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罗马尼亚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布加勒斯特,在罗马尼亚语中音为“布库尔什蒂”,意为“欢乐之城”(“布库尔”是欢乐的意思)。相传在13世纪,有一个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边远山区赶着羊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因而定居下来。此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商业贸易也日益兴隆,这块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如今,在登博维查河畔还兀立着一座以牧羊人名字命名的蘑菇形塔顶的小教堂。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第一大城市。位于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市区面积605平方千米,人口约 219 万。登博维察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几乎相等的两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热,四季分明。14 世纪始建村镇 。 1459 年建要塞。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都城。18世纪为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合并,1862年合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成为首都。国家独立后(1878)城市经济大为发展。1921年罗马尼亚共产党成立大会在此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严重破坏。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学、电子和纺织工业为主,食品工业种类繁多,电力、冶金、服装、制鞋、玻璃、造纸和印刷等工业有较大发展。工业多分布于市郊。有国家和合作性质的贸易机构约5900个,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枢纽和航空中心,并有油、气运输管道、市内建有地下铁道。全国文化中心,设有10余所高等院校和几十所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图书馆、歌舞剧院、博物馆等。遍布公园、花园和绿地,有花园城之称。市郊还有成片的森林。
地理概述:
布加勒斯特位于国境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央地带,坐落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登博维察河穿过市区,向多瑙河流去,把布加勒斯特分为两部分。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东南部,距多瑙河65公里(约40英里)。布加勒斯特地处平原,包括郊区,总占地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约117平方英里)。市区12个湖泊同登博维察河相平行,一个连着一个,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扮得分外艳丽。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已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
环境:
布加勒斯特的美丽环境十分迷人,那街道旁、马路边的菩提树、栗子树浓绿青翠;街心公园里的玫瑰、石竹姹紫嫣红;住宅楼群之间的李子树、樱桃树果实累累;庭院内外的草坪葱葱郁郁……每逢丁香树开花季节,坐在行驶中的汽车里也能闻到阵阵芳香。全市有大小公园50多个,仅市区就有10多个大型公园,另外还有许多喷水池、纪念碑和雕塑像。布加勒斯特市最著名的一座公园名叫海勒斯特勒乌文化休息公园,门口有两个大喷泉,喷出高高的水柱,散落后水珠变成雾状,到盛夏时节,随着微风吹拂,喷水如毛毛细雨洒在人们身上,格外舒适和凉爽。公园里有一个小湖,湖水碧绿清澈,湖畔生长着茂密的垂柳和其他树木。公园里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饭店,并备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用品,因此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历史:
布加勒斯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见诸于历史文献已有500多年。早在1459年罗马尼亚大公国时期,布加勒斯特就是一座要塞。罗马尼亚民族于1477年战胜了土耳其人的侵略,便将登博维察河畔的这个城堡命名为布加勒斯特,即“欢乐之城”。1659年,布加勒斯特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从1862年起成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名于1459年首见记载。20世纪,当地考古发现有旧石器、青铜器时代和中世纪早期的文物。1459年它成为要塞。157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公国合并建立国家──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于1862 年起成为罗马尼亚首都。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后,首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布加勒斯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1921年,罗马尼亚共产党在首都正式成立。1944年8月23日,在罗共领导下,罗马尼亚人民在布加勒斯特打响了反抗德国法西斯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此后,这一天成为罗马尼亚的解放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加勒斯特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城市进行了重建,面貌焕然一新。1948年实施土地国有化后,城建规模壮大,但建筑式样单一。
命名由来:
“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转译过来的,在罗马尼亚语里的发音是“布库雷什蒂”。关于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一段别具情趣的传说:那是在700多年前,一位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远方赶着牛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便搭起帐篷定居下来。后来,来到这里的人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座城镇。由于牧羊人布库尔是这座城市的开拓者,为了纪念他,人们便修建了一座布库尔教堂,这个地方被称为“布库雷什蒂”,英语转译成“布加勒斯特”。直到今天,布加勒斯特还有一座名“布库尔”的教堂,人们将这座教堂看作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
著名建筑:
市内建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格·格奥尔基综合技术学院(1819年)和布加勒斯特大学(1864年)最为重要。其他文化设施包括科学院图书馆、国家中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布加勒斯特城市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村庄博物馆以及国家剧院和国家歌剧舞剧院等19座剧场,城市每三年举办一届“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市内有一座消防博物馆,由堡垒式的6层火警瞭望塔改建而成,别具风姿。市内最大的体育场“八月二十三日”体育场可容纳10万人。市内公园和街心花园的总面积达3500公顷。著名的公园包括:有100多年历史、环湖建立的齐什米吉乌公园,有安放着已故国家领导人陵墓的自由公园,有引种世界各地名花异草的植物园和青年公园等。坐落于湖滨地带的文化休憩公园里,有罗马尼亚和外国的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的胸像,还设有露天剧场、运动场和儿童乐园等。
现有状况:
布加勒斯特现有人口230多万,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是罗马尼亚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200多家现代化工厂。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化工、冶金、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由于布加勒斯特地处战略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等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地方。长期的外来统治,使这座欧洲古城长期处于衰败不堪的状况之中。自20世纪中期以来,布加勒斯特城市建设发展很快,现代化的建筑群不断拔地而起。昔日郊区肮脏的“科连蒂纳”,现已变成高楼林立的新市区;过去街道狭窄的“班特里蒙”,已经成为环境优美的住宅区。马格鲁大街、乔治乌·德治路等几条主要街道,行人熙攘,车如流水。联合广场附近的利普茨干街,两侧的各类店铺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店铺规模都不大,但家家商品齐全,琳琅满目。街道两旁的房屋基本上保持着罗马尼亚传统的建筑风格,很多店铺门前挂着富于中世纪风格的铁灯笼。在阿娜·伊佩特斯库大街上,一块用中文和罗文书写的“南京楼”字样的大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家酒楼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中国式灯笼,墙上挂着中国画,桌上摆着中国式餐具,送给客人品尝的菜肴和点心也都是中国风味,大厅里回荡着优美的中国乐曲。到这里进餐的欧洲人,使用着中国筷子,尽管动作不大灵活,但人人觉得趣味盎然。每当遇有中国客人来到酒楼进餐,欧洲朋友们总是笑脸相迎,或者报以热烈掌声。
2005年6月21日,布加勒斯特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2008年4月2日至4日,北约在布加勒斯特举行“布加勒斯特峰会”,26个成员国以及20多个伙伴国将派团参加。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北约“扩员”。北约国家领导人将决定是否邀请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正式加入北约。
布加勒斯特的意思是什么
作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还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功能。在1994年的统计中,其人口达到了206万。交通网络发达,八条铁路和多条公路将其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此外,北郊还设有一座大型国际机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
在工业方面,布加勒斯特拥有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支撑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
教育和文化方面,布加勒斯特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内拥有一所重要的大学——布加勒斯特大学,为当地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人才。此外,还有艺术和历史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布加勒斯特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还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遍布市区,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布加勒斯特作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其在经济、教育、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