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这座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千年古城,自古以来便以其山水之美、人文之胜而闻名。在这座古城中,有一座名为“阅江楼”的古楼,它不仅是肇庆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阅江楼,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探寻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阅江楼的历史沿革
阅江楼,始建于南宋理宗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当时肇庆地处边陲,战事频仍,为防御外敌,官府在此地修建了阅江楼,以观察敌情。后来,阅江楼逐渐演变成文人墨客吟咏抒怀的胜地。楼内收藏了众多名人的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品,成为肇庆乃至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
二、阅江楼的建筑特色
阅江楼是一座典型的岭南风格古建筑,其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又融合了南方建筑的特色。楼体呈八角形,高约30米,分为三层,层层叠叠,气势恢宏。楼顶覆盖着琉璃瓦,金碧辉煌;楼身则用青砖砌成,古朴典雅。在阳光的照耀下,阅江楼宛如一座碧玉塔,屹立于碧波荡漾的江水之中。
三、阅江楼的文化底蕴
阅江楼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楼内收藏的文物数量众多,其中包括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手稿、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碑等。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阅江楼还是众多文人墨客的足迹之地。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此赋诗,留下了“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千古绝唱。宋代诗人苏轼也曾登楼赏景,写下了“楼高不见海,水阔难为河”的名句。这些诗句不仅传颂了阅江楼的美丽景色,也彰显了文人墨客的豪情壮志。
四、阅江楼在现代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江楼逐渐成为肇庆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阅江楼也成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每年,肇庆都会在这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书画展览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阅江楼,这座屹立在肇庆古城的千年古楼,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映射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里,我们既能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美,又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让我们携手走进阅江楼,感受这座千年古楼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肇庆十大旅游景点之阅江楼
人们经常会通过旅游来释放平日工作里的压力。旅游是休闲的,既可以放手自我又可以见到许多美好的风景。而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在一个际遇下,也许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肇庆十大旅游景点之阅江楼吧。
阅江楼
阅江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原为平房,清顺治十四年(1657)改建为两层楼房,高15米,是典型的南方园林庭院式古建筑。这里是肇庆八景之一,名曰“江楼晚眺”,历代有不少文人雅士曾在此吟咏酬唱,留下了一些着名的诗文。现为肇庆市博物馆的一部分。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楼高五十二米,外四层暗三层,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阅江楼在建楼工程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明太祖朱元璋突然决定停建,直至上世纪末决议复建“阅江楼”的动议,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直到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1374年(洪武七年)春,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着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朱元璋还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
在阅江楼的二楼,展示了郑和下西洋期间及以后的十六位皇帝像,排在前几位的就是郑和所经历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同时还展示了明朝的灿烂文化,有明朝版图、名家书画、科学技术,详尽地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期间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阅江楼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红木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
肇庆市阅江楼基本简介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建于不详年代。在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庵被改建为嵩台书院。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书院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该楼正式命名为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阅江楼曾多次进行修缮。
民国期间,阅江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照原有风貌进行了重修。197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使阅江楼得以保持其独特的建筑风貌。
肇庆阅江楼景点介绍+地址+开放时间+交通
肇庆阅江楼详细信息如下:
1、景点介绍:
(1阅江楼是典型的岭南四合院式建筑群,”江楼晚眺”自古以来是肇庆八景之一。
(2合院中植着3棵300多年历史的米兰古树,相传是在崧台书院读书的秀才所植。米兰古树每年开花两次,每到花期,满院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3刻在崧台书院东侧的“福寿”二字造型独特,在国内罕见,是唐末宋初的陈抟所写。“寿”字是篆书,“福”字为行书,篆书出现比行书早,意为一老一少,一高一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后人喜将陈抟的“寿”字悬挂于自家墙壁,以祈福寿绵长,延年益寿。
2、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正东路江滨东路交汇
3、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4、交通:乘15、27路至阅江楼站下车即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