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这片土地见证了亿万年地质变迁,孕育了无数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本文将带您走进武陵源,领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一、武陵源的自然奇观
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地球上的香格里拉”。这里峰林奇秀、峡谷幽深、森林茂密、溪水潺潺。其中,金鞭溪、黄石寨、袁家界、天子山等景区,是游客必游之地。
2.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绝壁天门、空中走廊、玻璃栈道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天门山玻璃栈道,全长600余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玻璃栈道。
3. 宝峰湖
宝峰湖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湖水清澈见底,四周峰峦叠嶂,被誉为“张家界明珠”。湖中还有一座小岛,岛上有庙宇、亭台等建筑,是游客游览的好去处。
二、武陵源的人文底蕴
1. 张家界土家族
张家界地区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游客可以参观土家族的吊脚楼、品尝土家美食、观看土家族的民俗表演,感受土家族的热情与淳朴。
2. 张家界剿匪历史
张家界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剿匪的重要战场。如今,游客可以参观剿匪遗址,了解那段峥嵘岁月。
3. 张家界红色旅游
张家界地区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游客可以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这里的美,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人文历史的厚重底蕴。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介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位于东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之间,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达67%。1生长有野生动物400多种、木本植物850多种,有一级保护动物豹、云豹、黄腹角雉3种,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猕猴、穿山甲等2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5种,二级保护植物白豆杉、杜仲、厚朴等16种2。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3。2004年被列为国家首批《世界地质公园》4、2007年被授予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武陵源风景区包括什么
武陵源核心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南天一柱
南天一柱,高300米,一头托住云天,一头稳扎大地,挺拔坚实,如擎天柱石。南天一柱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黄石寨游览线一带。穿过南天门,一石峰从深不可测的沟谷中冲天而立,上下一般粗细,有如镇山之卫士。精悍潇洒,超凡脱俗。武陵源怪石繁多,此为一典型代表,当风化作用使岩石化解,碎裂,以及水蚀作用使其沿裂面崩塌,故而形成拔地而起的孤立石柱。
琵琶溪
琵琶溪一带林木繁茂,岩峰嶙峋,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又一道精彩的风景线。主要景点有九重仙阁、望郎峰、夫妻岩、朝天观等。其中望郎峰最为奇妙,从不同角度观看,望郎峰会呈现三种仪态,由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成熟稳重的中年妇女,再变成老态龙钟的老婆婆。
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位于黄石寨游览线一带。五座山峰,座座如针插地。神话相传是美猴王兄弟猕猴王为了宝山不倒,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五根绣花针变成五座山峰,入地三千丈。使三千座奇山异峰挺拔。
海螺出水
这座石岩高200米,上小下大,扭曲盘旋,矗立在空谷斜坡上,雾散峰露时,恰似海螺出水。
天桥遗墩
这是六座高200多米的圆形石柱,位于黄石寨西面的沟谷溪涧,相互间距300米,一字排开,从第一石柱开始依次升高,从第四石柱又逐次降低,联成一道拱形弧线,极像一组桥墩,堪称奇观。
天书宝匣
这块高耸的石峰,峰顶有状如盒子的长方形石块,而且“盒盖”已抽出半截,极像神话中珍藏天书而失盗的“宝匣”。
雾海神龟
在这座石峰顶端的平台上,一块长约5米、宽1米、高2米的椭圆形岩石微微隆起,很像乌龟。每当云雾缭绕时,它探头探脑,慢慢蠕动,分外离奇。
武陵源风光
五指峰
是五根并列的石柱,长短不齐,间隔有致,极像伸开的五个手指。摘星台
摘星台,海拔1082米,顶部向南空悬,很像游泳池中的高台跳板。明月当空,站在台上,满天星斗似伸手可摘。
玉瓶峰
玉瓶峰,高100多米,肚圆,颈细,像一只玉做的花瓶,置于绿树花丛之间。
天桥
天桥,高20米,长40米,两端与地面相接,似一弯弦月。桥两边是绝壁深谷,惊险无比。明代诗人田荣超叹咏天桥曰:“两山凿穿一门空,一门劈开两山通,多少神仙关不得,长年祗许白云封。”
后花园
后花园在黄石寨东面,一条豁朗的山谷,有数十座小巧石峰分布其中。谷间花木茂盛,流水淙淙,百鸟鸣啼,清寂幽雅。“花园”的两个斜圆门为巨大石壁崩塌而成,浑圆双拱,极像月亮门。
武陵源风光
神鹰护鞭
“神鹰”是一座320米高的石峰,位于金鞭岩东北面,状如鹰嘴,峰体凹凸不平,恰如雄鹰微展的双翅,紧紧护偎着金鞭岩。故名神鹰护鞭。迷魂台
迷魂台分两级,第一级比第二级高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第二级悬空横伸,可坐十几个人。在这里眺望,高低错落的石峰若断若连;团团薄雾飘渺如烟,群峰时隐时现,令人难辨天上人间。
武陵源风光
天下第一桥
它高357米,长40米,宽3米,厚15米,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雄奇异常。金鞭岩
金鞭岩,相对高度350米,上细下粗,顶端尖削,宛如一根长长的金鞭插在地面。传说当年秦始皇手持仙鞭赶山填海到此,被东海龙王发觉,即派女儿出面阻止。龙女用美貌迷住秦始皇,以假鞭换走仙鞭。秦始皇发觉后,弃假鞭于此,变成了这座山峰。
武陵源风光
劈山救母
这座塔式岩峰,上部裂成两瓣,似被右侧状如利斧的岩峰所劈。游人至此,会联想起“劈山救母”的神话。金鞭溪
金鞭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00米,穿行于绝壁奇峰之间,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被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有诗赞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
武陵源景区特点介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特点为:一、张家界地貌,二、石英砂岩,三、构造溶蚀地貌,四、剥蚀构造地貌,五、河谷地貌,六、地质遗迹景观。
一、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二、石英砂岩
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抬升、倾斜,流水侵蚀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
三、构造溶蚀地貌
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千米,可划分为五亚类,堪称为“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斗、溶沟、石芽、石林、穿洞、洼地、落水洞、竖井、天窗、伏流、地下河、岩溶泉、溶窝、溶槽、石膜、埋藏石芽、漏斗等。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个。以黄龙洞最为典型,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上具有游览和探险方面特殊的价值。
四、剥蚀构造地貌
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地区,见及三亚类: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貌,分布于石英砂岩峰林景观外围的马颈界至白虎堂和朝天观至大尖一带;鲤鱼脊Ⅴ谷中山地貌,分布于湖坪、石家峪、黄家坪等地;碎屑岩低山地貌,分布于中山外缘,山坡较缓,河谷呈开阔的Ⅴ型。
五、河谷地貌
河谷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前冲洪扇、阶地和高漫滩。前者分布于沙坪村,发育于插旗峪—施家峪峪口一带;索溪两岸发育两级阶地,二级为基座阶地,高出河面3~10米;军地坪—喻家嘴一线高漫滩发育,面积达4~5平方千米。
六、地质遗迹景观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