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乡,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鼋头渚。它坐落在无锡市太湖之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关于鼋头渚的由来,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鼋头渚,探寻这颗璀璨明珠的由来。
一、鼋头渚的名称由来
关于鼋头渚的名称,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太湖中有一条巨大的鼋鱼,它经常在太湖中横行霸道,危害渔民。为了保护太湖百姓的安宁,一位名叫张顺的渔夫勇敢地与鼋鱼搏斗。经过一番激战,张顺终于将鼋鱼制服。为了纪念这场胜利,人们将这里命名为“鼋头渚”。
二、鼋头渚的历史变迁
鼋头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里属于吴国领土,是吴王夫差的行宫所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鼋头渚逐渐发展成为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鼋头渚的历史变迁:
时间 | 事件 |
---|---|
春秋时期 | 吴王夫差的行宫所在地 |
唐朝 | 太湖诗人张继在此写下著名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宋朝 | 成为文人墨客游览、赋诗的胜地 |
清朝 | 太湖地区经济繁荣,鼋头渚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
民国时期 | 鼋头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誉为“太湖第一景” |
21世纪 | 鼋头渚风景区经过多次改造,成为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
三、鼋头渚的自然资源
鼋头渚的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太湖第一景”。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鼋头渚的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 | 描述 |
---|---|
水资源 | 太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广阔,湖水清澈见底 |
植被资源 | 鼋头渚风景区植被丰富,有各种树木、花卉,四季景色宜人 |
动物资源 | 鼋头渚风景区有各种鸟类、鱼类、昆虫等,生态多样 |
气候资源 | 鼋头渚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旅游观光 |
四、鼋头渚的人文景观
鼋头渚的人文景观丰富,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鼋头渚的人文景观:
景点名称 | 描述 |
---|---|
鼋头渚公园 | 鼋头渚风景区的主体,有鼋头渚、梅园、樱花谷等景点 |
鼋头渚古建筑 | 保存有古代建筑群,如吴王宫、张继草堂等 |
鼋头渚碑林 | 收藏有古代碑刻,如《太湖碑》、《吴王宫碑》等 |
鼋头渚博物馆 | 展示太湖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丰富的文物藏品 |
鼋头渚,这颗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华。让我们走进鼋头渚,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鼋头渚的由来
鼋头渚的由来是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鼋头渚是我国江苏无锡市太湖中的一个游览名胜景点。它是位于南犊山西端突入湖中的一个半岛,形状就像一个鼋头,故有此名。鼋头渚独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着青岛海滨的气概,向北望,太湖又有着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
明代以前,鼋头渚已为人们所向往。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在此留下了鼋头渚边濯足的遗迹。自1918年起,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始建于1918年的鼋头渚公园,堪称无锡第一胜景,是鼋头渚风景区的雏形。
鼋头渚主要景点介绍
1、云阁和戊辰亭
从澄澜堂旁,沿山坡拾级而上,有阆风亭、飞云阁、秋叶涧、憩亭、戊辰亭等一组随山起伏的小品建筑,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领略太湖风光。阆风亭,立于悬崖石排上,建于1931年。亭呈圆形,根据玄圃阆风,仙子遨游之地命名。有曲径通飞云阁,阁建于1931年,重檐飞角,其下层为长生未央馆。
2、憩亭
方形,原额云阶。1980年由上海任政书额。1981年移来《湖山歌》碑石一方,系明隆庆丁卯年71岁的无锡书画家王问所书。山崖上还有他的天开峭壁、鼋头一勺、劈下泰华刻石。戊辰亭,建于戊辰年而得名。
3、光明亭
建于号称巨鼋之脊的南犊山顶端。重檐八角,黄顶朱柱,如一金色明珠镶嵌在翠峦深处。1953年,园林部门在这里建亭,工程曾一度停止。
4、广福寺
广福寺,在戊辰亭上坡,峭壁绝岩间有山路可通。路旁有泉名一勺,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命名。峭壁顶端,就是广福寺。
鼋头渚名字由来
鼋头渚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鼋头渚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2012年10月26日,鼋头渚晋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
鼋头渚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已成为旅游度假修养地。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介绍
1、云阁和戊辰亭
从澄澜堂旁,沿山坡拾级而上,有阆风亭、飞云阁、秋叶涧、憩亭、戊辰亭等一组随山起伏的小品建筑,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领略太湖风光。阆风亭,立于悬崖石排上,建于1931年。
亭呈圆形,根据“玄圃阆风,仙子遨游之地”命名。有曲径通飞云阁,阁建于1931年,重檐飞角,其下层为“长生未央馆”。秋叶涧是山路中段一条林荫深邃的涧峡,涧上有黄石架成峡门,安徽葛家屏篆刻石上。
2、憩亭
方形,原额“云阶”。1980年由上海任政书额。1981年移来《湖山歌》碑石一方,系明隆庆丁卯(1567)年71岁的无锡书画家王问所书。山崖上还有他的“天开峭壁”、“鼋头一勺”、“劈下泰华”刻石。戊辰亭,建于戊辰(1928)年而得名。
3、光明亭
建于号称“巨鼋之脊”的南犊山顶端。重檐八角,黄顶朱柱,如一金色明珠镶嵌在翠峦深处。1953年,园林部门在这里建亭,工程曾一度停止。1953年,刘伯承登上山顶,看到这只尚未结顶的亭子,风趣地把它起名为“无上光明”,并建议把亭建好。
4、广福寺
广福寺,在戊辰亭上坡,峭壁绝岩间有山路可通。路旁有泉名“一勺”,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命名。峭壁顶端,就是广福寺。
1924年,杨翰西将一勺泉上山地一亩多,捐赠给量如和尚。量如原系军人,脱下戎装,削发为僧。他将后山的广福寺(又名峭岩寺)迁到这里。原庙虽小,却建于萧梁。广福寺建成于1925年,寺名含“广土众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寺立于幽谷绿树丛中,有深山古寺之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鼋头渚
鼋头渚的由来和历史
鼋头渚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西湖游览志》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山顶常有一团神秘的烟雾缭绕。一天,一位名叫陈林的苗族人来到这里,发现烟雾之中竟有一条巨大的乌龟。这只乌龟似乎十分和善,与陈林交谈。陈林在乌龟的指引下,获得了不少机缘,游历了许多地方。但最终,他回到了鼋头渚,却发现乌龟已逝,而自己似乎与这片土地融为了一体,从而形成了今天的鼋头渚。
在历史上,鼋头渚还曾是著名京剧表演家梅兰芳的养生之地。20世纪初,梅兰芳在此修行,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神秘气息,这使得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强化。他还将自己的演艺技巧和养生心得传授给徒弟,让他们也能受益。
如今,鼋头渚已成为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迷人的自然风光,并了解这里丰富的历史传说。鼋头渚周边还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探索和体验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