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断桥观后感(鸭绿江断桥观后感300字左右)

鸭绿江断桥,位于我国辽宁省丹东市,是一座见证历史沧桑、承载民族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站在断桥之上,我们可以遥望对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这座断桥也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发爱国情怀。

一、断桥的历史背景

鸭绿江断桥始建于1909年,由日本殖民者设计建造,当时命名为“图们江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断桥成为侵略者的重要军事设施。1943年,日本侵华战争进入后期,断桥遭受严重破坏。1945年8月,苏联红军解放了丹东,断桥成为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二、断桥的历史意义

1. 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

断桥见证了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苏联红军在断桥附近击溃了日军,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断桥成为了民族抗战胜利的标志。

2. 中朝友谊的象征

断桥位于中朝边境,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朝两国关系不断发展,断桥成为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3. 历史文化的传承

断桥作为历史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不仅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中朝友谊的发展。断桥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三、断桥的修复与保护

为了保护断桥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6年,断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我国对断桥进行了全面修复,使其重现当年的风貌。

四、断桥的启示

1. 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断桥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国际友谊的珍贵

断桥见证了中朝友谊,让我们认识到国际友谊的珍贵。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发展外交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3. 文化自信的传承

断桥作为历史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鸭绿江断桥是一座历史见证,承载着民族精神。站在断桥之上,我们不仅要缅怀历史,更要展望未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友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3篇】

1.《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行走在鸭绿江断桥上,触摸着那荡气回肠的深沉过往,尽管它被炸毁只剩下了残骸,但从那些剩余的部分依旧能够看出来,这座桥有多么的恢宏壮阔。它熊熊立在鸭绿江上,如一尾游龙,又像是一道绚丽的长虹。

发生在今年这个国庆黄金周期间的这一幅幅画面,串联起来,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贯穿故事始终的正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传统,薪火相传。72年来的壮阔辉煌,是无数爱国者铸就的。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更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母亲,不是我们挂在嘴边空喊的口号,而是我们与生具有的,是我们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去创造的,是我们用奋斗的画笔去书写的。

初心召唤使命,使命需要实干。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无论你是扎根一线的基层干部,还是守边固疆的边防战士;无论你是争分夺秒的白衣天使,还是传道授业的大学教授;无论你是车间码头的一线工人,还是自主创业的企业大家,爱国、奋斗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义务。带着浓浓的爱国情怀、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宏大题材、高远立意、顶尖阵容、精良制作上的四大看点,将点燃大国豪情,带领观众走进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总台出品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则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填补了荧屏空白,极具“历史美学品格”。该剧以国际视野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旨在弘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势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 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如今,《跨过鸭绿江》将让历史观照现实,激发观众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党爱国热情,有力地弘扬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传递“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的价值观,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发扬、历久弥新!

3.《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宏大题材、高远立意、顶尖阵容、精良制作上的四大看点,将点燃大国豪情,带领观众走进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总台出品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则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填补了荧屏空白,极具“历史美学品格”。该剧以国际视野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旨在弘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势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 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如今,《跨过鸭绿江》将让历史观照现实,激发观众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党爱国热情,有力地弘扬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传递“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的价值观,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发扬、历久弥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

    本文地址:https://www.mydack.com:443/lvyouzixun/13735.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