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旅游景点(龙游旅游景点有哪些)

江南水乡,历来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而龙游,这个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的小城,却像一颗明珠,静静地躺在江南的怀抱中。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游,探寻这个隐藏在江南的旅游胜地。

一、龙游的历史文化

龙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以下是龙游部分历史文化景点:

景点名称 景点简介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人工开凿的石窟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龙游古城 龙游古城是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有着千年历史。
龙游县博物馆 龙游县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是了解龙游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禹王山 禹王山是龙游的象征,山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二、龙游的自然风光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龙游的自然风光同样迷人。以下是龙游部分自然风光景点:

景点名称 景点简介
龙游石窟公园 龙游石窟公园以龙游石窟为核心,周围环境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桐琴山 桐琴山风景秀丽,有着“江南第一山”的美誉。
龙游江 龙游江是衢江的支流,江水清澈,两岸风光旖旎。
龙游森林公园 龙游森林公园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徒步、野餐的好地方。

三、龙游的特色美食

来到龙游,怎能不品尝当地美食呢?以下是龙游部分特色美食:

美食名称 美食简介
龙游豆腐干 龙游豆腐干是龙游的传统名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龙游烤鱼 龙游烤鱼是龙游的特色美食,鱼肉鲜嫩,调料独特。
龙游粽子 龙游粽子是龙游的传统美食,口感鲜美,深受游客喜爱。
龙游烧饼 龙游烧饼是龙游的传统小吃,外皮酥脆,内馅丰富。

四、龙游的旅游攻略

如果你打算前往龙游旅游,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旅游攻略:

1. 交通:龙游交通便利,可乘坐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建议提前查询好车次和班次信息。

2. 住宿:龙游住宿条件较好,酒店、民宿等设施齐全。可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

3. 美食:龙游美食丰富,建议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龙游的风土人情。

4. 景点:龙游景点较多,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以免错过心仪的景点。

5. 购物:龙游周边地区盛产茶叶、竹编等特产,游客可选购一些作为纪念品。

龙游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韵味,领略丰富的历史文化,品尝美味的特色美食。相信这次旅行一定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龙游旅游景点大全

1、小南海石室,俗称龙游石窟,为一地下石室群,分布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和湖镇境内衢江北岸。东至湖镇曹垅村,西至小南海镇翁船头,长16千米,北至塔石镇交界,南至衢江,长5千米。

小南海石室石室总数为60座左右。其中小南海镇周红畈村石岩背自然村分布最为密集,达25座。小南海石室数量众多,构造奇特,引发人们谜一般的猜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专家学者、文人墨客前来参观考察。

2、鸡鸣山民居苑,又称龙游民居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宝塔路46号,坐落于县城南1千米的鸡鸣山上,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始建于明代,鸡鸣山民居苑第一批搬迁工程开工于1991年,于1995年竣工。

3、三叠岩风景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湖镇镇南5公里的龙丘山(九峰山)脉,距龙游县城约12公里,三叠岩风景区占地420公顷,被蜿蜒起伏的群山环抱,茂林修竹,鸟雀鸣转,岩洞独特。因天然洞岩凌空飞悬如楼三叠而得名,有“浙西名胜,东南灵洞”之誉。

4、三门源村,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北倚千里岗山脉余脉,南接金衢盆地,村域面积120平方千米。

5、绿春湖又名六春湖,绿葱湖,浙江省衢州市南30公里桃源尖的西面,距桃源尖十华里。在衢州石屏乡和龙游的交界处。绿春湖是山,而不是湖泊,是龙游最高峰,海拔1390.5米,方圆7平方公里,山势雄伟壮观,周围峰峦叠嶂,终年绿草如茵。

龙游附近有哪些旅游景点

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园等。

1、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2、龙游民居苑:坐落在风光炫丽的鸡鸣山。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布设着极有代表性的民居古建筑,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古建筑集萃之地。鸡鸣山与县城隔水相望,古塔高耸,危岩壁立,是城郊的一处风水宝地,历史积淀非常丰厚。

3、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境内。主要有竹海波涛、梦里古杉、田园风光和沐尘文化区四功能区组成,以溪口为主接待区,庙下为主入口,梧村为旅游休息点,沐尘为文化旅游休闲点。

龙游旅游景点有哪些

1、龙游石窟。龙游石窟是衢州市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距县城北3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宏、瑰丽壮观、世界罕见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根据专家初步断定,龙游石窟的开凿下限年代最晚不迟于西汉时期。

龙游石窟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古建筑学、工程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而且也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龙游石窟于1992年6月被发现。

据勘察,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分布了大小36个洞窟,洞窟面积从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倒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

洞内常年保持18摄氏度的恒温,洞外青山绿水相衬,竹林古树掩映。龙游石窟因其开采的历史背景、规模、用途以及所运用的地下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和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各路专家提出了古代采石场说、春秋王陵说、越国军事基地说、外星文明说、汉代仓储说、道家福地说等设想,但都难以自圆其说而无法从根本上让人信服。

2、龙游民居苑。龙游民居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龙游城南的鸡鸣山上,是全国仅有的二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行异地迁建保护示范单位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苑始建于1991年。

目前已迁建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65余幢,其中有宗祠、家庙、住宅、书院、过街楼、石亭、照壁墙、戏台等。新建民居苑大厅、文物库房、牌坊、店铺、水榭、水0、廊桥等仿古建筑,这些建筑是龙游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龙游商帮辉煌历史的见证。

景区内常态化开展舞龙舞狮、畲族定亲、宣纸制作、婺剧表演等非物质文化展示及民俗表演活动。

3、龙游天池荷花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天池荷花景区位于龙游县横山镇,是龙游乡村休闲旅游北线核心区、龙游万亩荷塘精品区,景区涵括天池、志棠、腰塘边、塔下叶等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拥有连绵3000亩荷塘。

每年夏季,天荷花悠然盛放,到处呈现“十里荷花别样红”的景观,吸引着游客来天池享受这活色生香的胜景,体验这醉人心扉的田园风光。龙游县是国内六大富硒基地之一,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富硒区域。

“富硒养生地,十里荷飘香”,天池荷花景区不仅是荷花仙境,更是富硒宝地。该镇以天池、志棠等村为核心的富硒土地面积达33.46平方公里,盛产大米、白莲、紫薯等富硒特色农产品。天池荷花景区不但有得天独厚的荷塘风景,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景区内有保存完好的30余处明清古建筑,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乡间博物馆。

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和关西世家两座古建筑尤为珍贵:“三槐堂”距今约400年,建筑面积达842平方米;“关西世家”始建明代,相传为宋代杨家将后裔居住之处,砖雕精美,碑匾俱全,纪年准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三门源。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坐落在石佛乡,群山拱卫于村子的东、西、北三面,一条山溪自北而南穿村而过,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村子折格局和建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江财民居牲,以村东的叶氏民居建筑群尢为精致,是浙江省晚清时期建筑精品之代表。

清朝道光年二十六年(1846)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兴建,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原有主体建筑五幢,现存三座,门额题字分别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伴有庭院、花园、池塘等,占地4500平方米。叶氏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精致,气势宏大,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风格。

厅内的楹柱、栋梁粗壮,梁架结构独特。藻井、梁柱、走马楼及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描金彩。因采用天井调节信宅排水排气、改善室内采光,虽然墙高楼深,但空气流通畅,舒适明亮。其中“芝兰入座”最为精巧,布局为三进两面三刀明堂,是民居中的杰作。

艺术砖雕是叶氏建筑群的精华。三座正门全以砖雕镶嵌,有楼台亭阁,山水动物,花鸟图案。其中23方长56厘米、宽26厘米的戏曲砖雕,每块各镌一出微戏,浮雕镂空,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是罕见的衡世之珍,也是珍贵的戏曲资料。

5、湖镇舍利塔。位于浙江省龙游县湖镇下街舍利塔院内。始建年代已无考,但塔上第二、六层等多处铭文砖上有阳刻楷书“嘉祐三年七月江逵重造宝塔”等字样,明确显示了该塔重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年七月。2001年,湖镇舍利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舍利塔为六面七层仿木楼阁式实心砖塔,高31.5米,基座每面宽2.3米,须弥座高1.6米。外部结构完全仿造木楼阁式结构,是仿木砖塔中的经典之作。

用砖头做出木构楼阁式塔的形制来,这是它的独到之处。塔的整体比例适度,形制修长,构造精巧,枋柱、斗拱、平座、壸门等一应俱全,尤其是大弧度起翘的层层腰檐,给人以玲珑轻灵的感觉,每个檐角上都垂挂有风铃;每层每面有壸门式壁龛,以供奉佛像(原有的汉白玉佛像多已散失,现为复制品);顶部塔刹保存完整,上有铜质葫芦,有六根铁索相连。全塔造型精致,保存完好,在全省宋塔中极为少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维修宋塔时,考古工作者在顶上两层发现了大量文物,其中有一座铸造于北宋皇祐六年(1054年)的青铜七级楼阁式方塔特别引人注目。在塔院前还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现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

    本文地址:https://www.mydack.com:443/lvyouzixun/1748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