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合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颐和园,感受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
一、颐和园的历史渊源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清朝皇家园林的典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漪园被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并更名为颐和园,意为“颐养天年”。
二、颐和园的主要景点
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景点名称 | 景点简介 |
---|---|
长廊 | 长廊全长728米,是颐和园内最长的一座建筑。廊壁上绘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图画,共计14000余幅。 |
昆明湖 | 昆明湖是颐和园内最大的湖泊,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湖中有一座小岛,名为南湖岛,岛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十七孔桥。 |
万寿山 | 万寿山是颐和园内的主山,山上有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景色。 |
苏州街 | 苏州街位于昆明湖畔,是一条模拟江南水乡的街道。街道两旁有许多商铺、酒楼,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各种美食。 |
佛香阁 |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的山顶,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阁内供奉着佛像,游客可以在此烧香祈福。 |
十七孔桥 | 十七孔桥连接昆明湖的南湖岛和东岸,桥上雕刻着精美的石狮、石象等。 |
三、颐和园的文化内涵
颐和园不仅是一处美丽的园林,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园内建筑、雕刻、绘画等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建筑风格: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特点,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 雕刻艺术:颐和园内的雕刻工艺精湛,如长廊壁上的绘画、苏州街的石雕等,都是我国雕刻艺术的瑰宝。
* 绘画艺术:颐和园内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展现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
四、颐和园的游览建议
1. 游览路线:建议游客按照以下路线游览:长廊→昆明湖→万寿山→佛香阁→苏州街。
2. 游览时间:建议游客游览时间不少于半天,以便充分欣赏颐和园的景色。
3. 注意事项: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请遵守景区规定,不要在园区内乱扔垃圾,不要随意触摸文物。
颐和园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皇家园林,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快来颐和园,感受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吧!
颐和园各个景点讲解
颐和园各个景点推荐宜芸馆、文昌阁、昆明湖、排云殿、佛香阁、谐趣园等。
1、宜芸馆
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烧毁,光绪年间重建。《续博物志》:“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芸是一种香草,可以防书中蛀虫,宜芸馆原是藏书之处,所以有这名称。
2、文昌阁
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
3、昆明湖
古称“七里泊”“瓮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民国以后,成为公园。
4、排云殿
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时期,曾以大报恩延寿寺为主体建筑,是清末慈禧太后举行万寿庆典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晋代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5、佛香阁
高36米,坐落在高21米的台基上;共有三层、八角、四重檐,为攒尖顶,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内供奉有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
6、谐趣园
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精致小巧,在颐和园中别具一格,故有“园中之园”美誉。谐趣园中有一座最著名的知鱼桥,桥面连接水面,观鱼十分方便,是谐趣园里的标志景点之一,园内还有荷花,池塘、水池、趣楼等独具特色的美景风采。
颐和园十大景点介绍
颐和园的十大景点有苏州街、万寿山、四大部州、智慧海、佛香阁、宝云阁、排云殿、长廊、昆明湖、画中游。
1、苏州街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行时开始“营业”。
2、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3、四大部州
四大部州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
4、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5、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6、宝云阁
宝云阁(铜亭)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7、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
8、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9、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10、画中游
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颐和园
颐和园必看十大景点
颐和园必看十大景点
01苏州街:沿着后湖而建的一条买卖街。
02多宝琉璃塔:多宝琉璃塔整个都是用琉璃砖砌成的。
03佛香阁:这是整个公园的最高点。
04清晏舫:暗示清王朝如磐石般坚强,水无法覆。
05长廊:把远山近水连成一体。
06乐寿堂:建于乾隆时期。
07德和园:这个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08文昌院:是一个文物陈列馆。
09十七孔桥: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
10西堤:是杭州西湖苏堤的仿制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远行